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黄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心,因此,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铜、铁)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本文在征引史实与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古代黄河流域农业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等问题的论述,试图对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金属农具——特别是铁制农具出现的社会基础,及其应用、推广和大量出现这一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作一较深入的探讨。农具的出现源于远古先民谋取生存条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创造活动实践之中。随着这种需求和创造实践的发展,农具的制作及其种类、功用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在这个过程里,农具材质的金属变革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改进。据考证,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早在夏、商、西周三代时期便有了青铜农具的使用,但金属(铜、铁)农具迅速发展,铁制农具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于农业生产中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青铜农具进一步发展,铁制农具初步应用,非金属(木、石、骨、蚌等)农具仍大量使用的并存和消长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尚未呈现;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青铜农具的应用和推广无法、也不能替代非金属材质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传统地位。因而,金属(铜、铁)农具的逐渐应用及推广,非金属农具的继续大量存在,是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农具演进的主要特征。战国时期是铁制农具逐渐取代青铜农具相应地位,并不断排斥非金属农具,日益取得农业生产中之主导地位的时期,是铁制农具强势应用及推广的历史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成为这个时期金属农具演进的显著特征,铁犁牛耕作用下的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形成,也成为当时农业生产力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丰富的金属自然资源,冶炼手工业工艺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劳动人民对落后农具的变革要求,以及促进铁制农具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战国时期的列国变法等,是上述局面出现的重要的社会基础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对当时的农业社会产生着直接的、带根本性的影响。它推动了农业生产在深耕、整田、水利灌溉、作物中期管理等方面农田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效率和粮食作物产量。金属农具,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应用优势使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结构要素发生了质的转变,为农业个体经营和封建小农经济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封建小农经济的出现及发展,迫使当时的列国统治者对包括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在内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也使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摆脱了旧有的、以集体生产劳动为主要特点的农村公社(或家庭公社)共同体所有制经济的桎梏,日渐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主要的社会结构内容,并且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前进的节奏和方向。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金属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是古代劳动人民创立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在古代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先民手中的农业工具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农具的改进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步。
其他文献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放疗同期或序贯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同期治疗组25例(化
为了有效提高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将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和改革,获得一些有益的新体会。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学进行调整,提出了模
<正>近些年来,由于电石渣等废渣的引入,使得入窑生料中的氯及硫含量大大提高,使窑尾烟室、预热器窑安全带部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皮及结圈,这给窑的操作及连续化生产带来了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核心有着特有的内在逻辑:在历史的精神逻辑的演进之中,一方面形而上学的产生前提,隐示着人本身对其本质的有限性理性的觉醒;另一方面,在其发展的环节
目的探讨IL-17A对IL-17A基因敲除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影响。方法取15只IL-17A基因敲除型小鼠作为IL-17A基因敲除型组,15只WT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小鼠腹腔内注射Na
<正>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应国运而生,得地利而荣,聚人和而兴",自建校起就有"科学基因",经历36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新的时期,学校依然要借助"中关村"独特的地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