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小说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承志是一位有着坚毅性格的回族作家,他的小说文本,从草原母亲到北方的河流,从金色牧场到哲合忍耶教派,为我们不断呈现出一位精神探寻者的成长之路。也正是在对这些作品的细读中,小说中主人公的每一次成长与挑战,都是作家在大文化背景下个人成长且渴望身份认同的一种隐喻。作家早期述写草原母亲的小说,抒情般的塑造了额吉的形象,对于作家来说,成为草原牧人是他获取身份认同的第一步,因此,这些小说自然就隐喻了作家成人的第一段历程。在《大阪》和《北方的河》这两部小说中,作家将冰山大阪和北方的河流隐喻为强势的父亲,已经走出母亲怀抱,如果再征服了父亲,这样就意味着个体成长的完成。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女性人物角色的反衬,完成了这一场成人的仪式。已经完成成人礼这一精神成长历程的作家开始实现自我。这期间,作家面临一种选择,精神维度指向哪里,才能使自己强大有力。在作品《金牧场》中张承志通过额吉大迁徙、红卫兵长征和小林一雄的故事为我们表明了他在回顾那些失败的道路后清晰的做了最后的选择,即穷人的宗教。这一为了自我实现的信仰选择在《黄泥小屋》《残月》《九座宫殿》等小说中表现已经很明显了。黄泥小屋、清真寺顶上的残月、传说中的九座宫殿都隐喻了自我实现的唯一精神目标。而小说《心灵史》告诉我们,最后作家在选择了哲合忍耶教派后,自我实现最终完成,一种宗教的归宿给了张承志永恒的力量。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理论被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广大教育者和专家们开始关注和从事自主学习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好的环境,有关
从数字化技术转为智能化技术而促发的"形变",到从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而引发教育系统的"质变",以智慧教育引领信息化教育变革与创新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智
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已经逐步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国内绝大多数公司都有所采纳。然而,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没有被有效的解决,阻碍着其
介绍自己解决大班额教学困难所采取的措施及好处。
目的探究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儿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查的15例健康体检
邱华栋生于新疆小城,1992年于武汉大学毕业,从1990年代邱华栋就开始关注都市人的生活,尤其是都市前沿少数人的生活。他十几年来,着力打造的“都市小说”已成为“与时俱进”地
就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而言,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包括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以及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重要选士制度,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晚清以降,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一次次被凌辱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提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写作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最为困难,也最不
尊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老是尊老的具体表现。这不仅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和本能,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昌盛时期,养老问题在继承和发扬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