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国内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内依然存在着农村土地低效和无序使用现象,这种不合理状态加剧了土地的供需矛盾。为有效缓解城乡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内开始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经过几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我国提出时间不长,还整体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能实现“挂钩”政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政策过程的“碎片化”现象,影响了政策的施行效果。而政策网络理论作为公共政策领域兴起的新范式,对于解决社会分化问题、整合社会碎片具有一定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尝试以政策网络理论为视角,研究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问题,以期对此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文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始,依次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构建“挂钩”政策网,论证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本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增减挂钩背景、典型模式和存在问题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政策网络相关理论提出政策的优化设计。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提出和意义,针对政策网络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以及本文可能的价值和不足。第二章,主要解释了相关概念、主要理论,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第三章,分别以四川、天津、重庆三大模式分析了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施行的现行模式与特点,并总结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通过阐述政策网络理论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用性分析,构建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政策挂钩网络,并分析其运行机理。第五章,主要从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对假设进行论证(即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网络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和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现象)。第六章,结论。回顾全文的写作路径,总结全文的观点,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