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抗寒性QTL鉴定及冷响应基因ShCIGT的功能解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喜温植物,其生长和发育各个阶段均可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研究番茄在低温应答中的调控机制,以及挖掘抗寒相关的QTLs和基因,开发分子标记选育抗寒新品种,对番茄遗传改良和提高抗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抗寒相关芯片结果中发掘与抗寒相关的基因ShCIGT,对番茄中的GT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且通过遗传转化研究ShCIGT基因的功能;同时对重测序的288份番茄核心种质及番茄抗寒材料和冷敏感材料杂交一代自交多代得到的F7重组自交系进行苗期低温处理,通过GWAS和BSA等遗传研究方法挖掘番茄抗寒相关的QTL位点,为番茄抗寒遗传育种和低温应答途径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毛番茄ShCIGT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从挖掘低温处理下抗寒材料LA1777和LA3969和冷敏感材料LA4024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基因的的抗寒芯片中,挖掘到一个属于trihelix转录因子的GT-1亚家族的新基因CIGT,该基因正向响应低温,冷胁迫下,其表达量在抗寒番茄材料中比在冷敏感材料中更高。在番茄中GT家族的相关报道少,尤其在逆境应答调控途径中。所以对番茄中预测的36个Trihelix基因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SlGT成员可分为6个亚家族,分别为GT-1、GT-2、SH4、SIP1、GT-γ和GT-δ。通过SlGT基因转录本的表达分析显示出SlGT基因在番茄各个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模式。通过定量实时PCR(qRT-PCR)分析,所有SlGT基因都响应于各种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其中几个SlGT基因,包括SlGT-24、SlGT-27和SlGT-34,分别受到多种非生物胁迫或激素处理的高度诱导。研究结果为GT转录因子家族在番茄中的功能鉴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从野生番茄Solanum habrochaites LA1777中分离得到ShCIGT基因,在LA1777各种组织中成组成性表达,且受低温、干旱、盐和ABA诱导表达。转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超量表达ShCIGT能够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同时在种子萌发后的生长过程中减弱了对ABA的敏感性,而且还验证了ShCIGT蛋白与Sn RK1蛋白直接互作。我们猜测ShCIGT与Sn RK1相互作用提高了番茄的非生物逆境胁迫耐性。该研究有助于解析低温胁迫应答过程中的转录调控机制。2.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及群体表型的抗寒性鉴定: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稳定的番茄抗寒性表型鉴定体系。鉴于植物抗寒性为数量性状遗传,以株系的表型鉴定更为可靠。首先,构建了一个由抗寒系LA3969与冷敏感系LA4024杂交、连续自交得到的稳定遗传的F7重组自交系群体(RIL)(500多个株系)。对重测序的288份番茄核心种质和RIL及其F1的苗期植株进行4℃低温处理,根据叶片萎焉的等级计算出寒害指数。由F1的寒害指数可以看出它的抗寒性处于LA3969和LA4024之间,属于数量性状,应该有多个位点控制着抗寒性。288份自然群体和RIL群体具有抗寒表型的多样性,分别筛选出了极端抗寒和极端冷敏感的材料。3.GWAS和BSA分析:对自然群体进行GWAS关联分析得到21个极显著的SNPs,分别位于第1、3、4、5、7、8、9、10及12条染色体上。对筛选出番茄RIL中极端抗寒和冷敏感材料,构建两个DNA极端混合池测序,通过BSA分析关联到第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主效区段,并在该区间开发CAPS分子标记验证测序材料,结果表明标记与表型紧密连锁,可能存在两个主效QTLs调控番茄抗寒性状。与GWAS中关联的第一号染色体上的两个主效SNP重合。为了将多个QTLs分离转化成单位点调控和精细定位,我们构建了该群体的亚群体,同时将抗寒连锁标记用于抗寒的分子育种。通过鉴定的抗寒基因开发分子标记,为番茄耐寒性的遗传研究及创建耐低温番茄新种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病原之一,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PCV2单独感染致病性较弱,但是PCV2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感染猪对多种病原易感,病死率显著升高。因此,研究PCV2感染诱导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分子机制仍然是阐明PCV2致病机制的首要任务,也是提供有效防控策略的最佳途径。作为宿主天然免疫
学位
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黄土塬区水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黄土塬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该区域大面积小麦地和玉米地转变为苹果园。但由于苹果园蒸散量远大于降水补给,土壤水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苹果树的正常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苹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气候波动条件下黄土塬区苹果树、连作春玉米和冬小麦的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特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措
学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疾病,每年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巨噬细胞是结核感染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结核入侵后,经过剧烈的免疫反应,部分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免疫逃逸,持续滞留感染(PBI,persistent bacterial infection)巨噬细胞,形成长期的共生关系。在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细胞复杂的免疫互作过程中,有个亟需解答的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能否调控宿主的表观修饰?又是如
学位
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和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是支持雌性动物繁殖能力的关键因素。与对称的有丝分裂不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保留母源物质储备,在实现染色体减半的同时进行胞质极度不对称的减数分裂。因为卵母细胞完成生长,启动减数分裂后处于转录沉默状态,减数分裂过程和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依赖于在卵泡生长阶段持续积累的母源因子(m RNA,蛋白和代谢物质等)。研究表明,异源二聚体G蛋白能够以受体不依赖
学位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中国玉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2%,玉米也是杂种优势利用最充分的作物之一。自交可导致后代适应性降低,研究发现剩余杂合可通过提高生物适应性而利于其生存,我们利用实验室已构建的12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分析了剩余杂合的基因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同时由于植物高世代自交系中剩余杂合(Residual Heterozygosit
学位
由于农户普遍接受化肥在作物增产上高效迅速的表现,导致农田不合理施用氮肥的问题在我国十分普遍,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导致严重的面源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本文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的试验设计:氮肥为主处理,设3个氮水平(N0,N1,N2),施氮量分别为0,150,300 kg N ha-1;有机肥为副处理,设配施有机肥(+M)和不施有机肥2个水平;有机肥为牛粪堆肥,施用量均为
学位
盐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高浓度的盐离子会对植物造成离子毒害,影响新陈代谢及光合相关酶的活性,进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全球价值最高的水果和蔬菜作物之一,为人类饮食提供了大量的营养。栽培番茄通常不耐盐胁迫,其生长和发育、产量和品质极易受盐害影响。而野生番茄中存在丰富的抗逆资源。发掘耐盐野生资源的优异自然
学位
对硫磷(Parathion,PTH)作为广谱、高效和廉价的有机磷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上为保障作物丰收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农药因田间频繁过度施用、废弃品填埋或储罐意外泄露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长期积累,引发土壤污染问题,对人畜健康和土壤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评价PTH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及其污染修复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土壤酶和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反映土壤受外源
学位
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品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由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这三个要素决定。其中遗传率最高的是粒重,受粒形以及灌浆程度影响。因此粒形,包括粒长、粒宽和粒厚,是重要的产量性状。根据国家标准,籼稻优质大米的国家标准是长宽比大于2.8,粒形同样也是重要的品质性状。阐明粒形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有利于改良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育种提供更多的思路以及基因资源。GS3
学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药用菌,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二型态真菌。二型态是指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真菌能在菌丝态和酵母态之间发生可逆互变的现象。一直以来,致病二型态真菌的形态转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二型态的研究可以为真核生物的致病机理、细胞分化、致病菌的控制等方面提供思路。G蛋白是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调节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的亚基组成,调控生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