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足球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迅猛发展背后却隐藏了诸多问题:优秀教练资源匮乏、教学和训练质量偏低。在我国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公共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社会资源,启动“公私合作”,切实提高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已成为现阶段必须直面的课题。因此,本研究运用了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以淮北市的为例,对已实施了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十所学校进行调查及分析,旨在剖析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发展路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我国学者对各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行为进行了理论探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丰富的理论经验能为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提供理论支撑。现有的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模式能够为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提供实践支持。第二,从购买主体、使用主体、承接主体、评价主体这四方面对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购买主体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特色来调整购买策略,许多学校使用“资源换服务”的方式来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服务总体让购买主体较为满意。第三,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也暴露出:政策制度不健全、购买程序不规范、购买内容不全面、承接主体不专业、评价体育不完善等问题。第四,针对现以上问题,未来的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发展路径如下:以政策为保障,完善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规章制度;以理论为准绳,规范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购买程序;以教学为基础,提升校园足球的整体影响力;以高校为依托,加强对承接主体的培植力度;以量化评价为主,构建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