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舜徽先生(1911一1992)是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和史学家。其治学走博通之路,不以专家自限,由小学入经学,再入史学。源于许、郑,汇通汉、宋,归宗清学。文史兼通,博大精深,不愧是当代少有的国学大师。《说文解字约注》是先生研习许学的结晶,也是他平生知识积累的全面反映。在先生所有的著作中,该书占有最重的分量。此书在校勘许书文本、探究文字本义、揭示许书义例、推衍双声之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笔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发现先生在《约注》中自觉地运用着诸条或显或隐的大例。对这些大例进行总结,将会有助于对张舜徽先生的学术成就、《说文》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约注》的成书过程,探寻了《约注》大例形成渊源及其所遵循的原则。《约注》的成书,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岁之前)、暂停进取期(约25-50岁)和集中撰述期(50-60岁)三个时期。张舜徽先生的学术渊源可以远溯到汉代的郑玄、许慎,近推到以钱大听、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学者。这是本文在追述《约注》大例形成渊源时所要论述的重点。本文对《约注》所作的释例,凡有四端:一为双声推衍例。用双声推衍方法来贯穿全书,是《约注》的内涵之一,也是《约注》最具特色的一条大例。该理论的形成,主要从许、郑的导源之功、宋人右文之说的借鉴、以钱、王为代表的清儒的直接影响、先生本人的小学实践四个发面展开论证。其中,文中还专门论述了扬州学派对先生该理论的影响。张舜徽先生的双声推衍理论主要是:古今语言之变,由于双声者多,由于叠韵者少;“六书”中的转注就是指的双声相衍;古人声宽,五音同类通转最多,异类通转轨迹也很普遍。而具体到对于《约注》一书的考察时,论文摒弃通行的以韵部之间通转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只采用张舜徽先生认可的双声理论进行总结。二为文本校勘例。张舜徽先生校勘学思想的形成既有郑玄注经方法的影响,也有以朱子为代表的宋人的影响,更有王念孙等清代一批校勘学家的影响。《约注》一书校勘所采用的材料包括金文、甲文,敦煌唐写本残卷,类书、音书、古注,清人文集、笔记、今人考证的成果,历代载集、字书,唐宋以来如大、小徐、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他研究《说文》者的成果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材料的运用,既有批判,也有继承,体现了先生科学辩证的治学态度。论文以引段订段例作为对《约注》校勘成就的考察。从对段《注》的评价和对段《注》订正条例总结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约注》一书对段《注》的匡正。三为总结发凡例。注重对古书义例的总结,是张舜徽先生一贯的治学方法。先生在《约注》中,往往以画龙点睛的形式来对许书或文字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抽绎条例。这些条例涉及到许书说解字义惯例、文字音声之理、文字形体、文字起源、古书产生、许书传写致误之由等方面。我们把在《约注》中最常见的条例总结下来,以此来考见张舜徽先生对于发凡起例的重视。四为引证方俗例。张舜徽先生重视运用湖湘方言和古风旧俗、人生经历等人类学资料来研究文字。在《约注》一书中,处处可见先生用五方殊音、古今贯通的方法来研究《说文》。我们对该书这方面的成就给予总结,可借此探知先生恢弘的治学理路。总之,本文希望通过以上论列,能够对《约注》一书,进而对张舜徽先生本人的语言文字学成就有所发明和揭表。本人深信,当后人在试图领会古老的汉字所记载的传统文明时,《约注》作为一部沟通古今、融会贯通的巨著,必将产生长久而深远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