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汉、英、日词汇推理加工机制研究——基于有声思维和反应时的证据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推理加工对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词汇发展和整个语篇意义理解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习者词汇推进加工过程展开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二语词汇推理加工方面,关于语言类型相距遥远的三种语言之间的跨语言词汇推理加工机制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宁波大学48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受试,采用两种独立又互补的实时研究方法(有声思维和反应时),并以平行的汉、英、日语篇为实验材料,来考察中国学习者的一语,二语和三语(中、英、日)词汇推理加工过程以及加工特点。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六个问题:1)受试在汉语(L1)、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推理加工过程中知识源使用类型及其使用的差异如何?2)受试的汉语(L1)、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推理成功率是否有差异?3)在实验1中,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知识水平与词汇推理成功率及其词汇保持之间的关系如何?4)受试的汉语(L1)、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推理的反应时间如何?5)在实验2中,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知识水平与词汇推理成功率的关系如何?6)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水平与其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何?  实验结果表明:1)受试在词汇推理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知识源,主要包括句子语义知识,句法知识,词形知识和词汇搭配知识,语篇知识和世界知识等。其中,受试在进行汉语(L1)和英语(L2)词汇推理时,使用句子语义知识最多,而在日语(L3)词汇推理时,使用词形知识最多;2)汉语(L1)词汇推理成功率明显高于英语(L2)和日语(L3),说明语言水平是影响受试词汇推理加工的重要因素;3)在实验1中,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知识水平与其词汇推理成功率及词汇记忆保持之间呈正相关。即受试词汇知识水平越高,其词汇推理成功率越高,并且其词汇记忆保持也就更好,反之亦然;4)受试在进行语篇词汇推理时,汉语(L1)词汇推理时间明显少于英语(L2)和日语(L3),日语(L3)词汇推理时间少于英语(L2);5)在实验2中,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知识水平与其词汇推理成功率呈正相关,也就是受试词汇知识水平越高,其推理成功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6)受试的英语(L2)和日语(L3)词汇知识水平对其词汇推理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为词汇推理研究和跨语言的汉语、英语和日语词汇及阅读教学做出了一定贡献。在理论方面,本研究考察了跨语言的汉语、英语和日语词汇推理加工机制和加工特点,为建构跨语言的词汇理解加工理论模型做出一定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对外语词汇教学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及阅读教学都能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反义词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语言现象,是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体在语言中的反映。近年来,有关反义词的研究持续增加,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反义词的标记性、分级性等,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研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改编自英国八世纪的一个本土故事。虽然莎士比亚改编的《李尔王》基本忠于原来的故事,他创造性的增加了许多巧妙情节和悲剧性结尾,使
互文性是批判研究中一个常见的术语。19世纪60年代朱里丽娅·克里斯特娃首次提出互文性这个术语。自此,互文性便成为文学及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术语,存在于几乎每个理论运动。互
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从突显原则角度阐释话语标记语(以下简称DM)but和dan shi语义功能并探索其用法的异同之处。我们将but和dan shi语义功能划分为七类,即对比、否定、修正、
西方奇幻小说长期以来都被排挤在主流文学的边缘,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在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一时期涌现的大量优秀作品使得奇幻小说开始大幅占据读者市场,其中尤以托尔金《魔
《我的名字是阿舍·列夫》是美国犹太作家哈伊姆·波特克最富盛名的小说。小说从不同层面展现了犹太传统与现代西方人文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深刻剖析了当代美国犹太人的文化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