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损伤修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尽管因损伤的部位、程度和性质不同,修复过程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各种损伤的修复过程具有共同规律,都可以分为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建期。在炎症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外渗到损伤部位,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在增生期,出现上皮细胞增生、移行,血管和纤维组织形成等一系列组织形态学变化;重建期是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及重新分布与调整过程。近年,本实验室在研究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调节过程中发现,骨桥蛋白(osteopotin,OPN)是血管内皮损伤早期平滑肌细胞大量释放的细胞外基质功能蛋白,参与介导细胞迁移、粘附和募集血液单核细胞。由此推测,OPN可能具有炎性介质的作用。本研究以大鼠开放性创口为模型,试图探讨OPN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筛选促进伤口愈合的外用药物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 实验动物:SD雄性大鼠18只,体重300g,大鼠被随机分为外用OPN、大鼠血清及EGF三组。麻醉后,在背部切除直径为4cm的圆形全层皮肤组织,大鼠背部伤口分别涂布OPN、大鼠血清及EGF后外敷凡士林纱布包扎。术后每天换药1次,分别于术后第4及第7天处死动物,立即取下所有创面全层皮肤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WP=4>光镜下观察细胞增殖、肉芽组织生长、炎细胞浸润、血管生长和分布以及上皮再生等情况。2. 免疫组化染色: 用1:200稀释的Ⅰ型胶原抗体,检测肉芽组织中的Ⅰ型胶原含量与分布。以细胞间质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3. Ⅰ型胶原Western blot分析:取创面肉芽组织,制成组织匀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将印迹膜置于封闭液中,随后与一抗(兔抗大鼠Ⅰ型胶原多克隆抗体)及二抗反应,显色液显色。4.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将伤口肉芽组织经丙酮-乙醚(1∶1)脱脂、干燥后,于110℃盐酸水解24小时,调pH值至6.0,调整体积至10mL,取上清液,用氯胺T氧化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结果:1. 形态学改变:各组大鼠在创伤和用药处理后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感染现象。术后第1天,血清组和EGF组创面相对较为干燥,OPN组创面可见有少量的渗出物。术后第2~ 3天,各组均可观察到肉芽组织生长,创口边缘薄的上皮开始向创面内延伸,其中OPN组虽有肉芽组织增生,但没有充满伤口底层;而血清组、EGF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术后第4~7天,血清组、EGF组可见肉芽组织逐渐成熟,其中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含量丰富,胶原纤维增多。OPN组肉芽组织层明显较血清组、EGF组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亦较少,个别部位肉芽水肿明显。2. Ⅰ型胶原的含量,在术后第7天,各组动物肉芽组<WP=5>织中,Ⅰ型胶原阳性颗粒呈囊状分布于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的基质中。三组动物相比,OPN组阳性染色颗粒明显少于血清组、EGF组。对Western blot区带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术后4天,EGF组肉芽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最高,为OPN组的1.5倍,血清组含量略少于EGF组,OPN组最低.术后7天,EGF组肉芽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最高,为血清组的1.2倍,为OPN组的1.3倍。Ⅰ型胶原的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基本一致,说明OPN对Ⅰ型胶原合成影响不大或有抑制作用。3. 羟脯氨酸含量:术后第4天和第7天,各实验组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 OPN是一种促炎因子,具有诱导创伤早期炎症反应的作用。2. OPN有减缓肉芽增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