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信息披露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信息披露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但在制度的具体执行中还是出现了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信息披露的非规范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对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的干扰。信息披露的非规范化,一方面导致证券市场的信息失真,导致证券市场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信号失灵;另一方面导致证券市场中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投资者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范化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从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即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入手,研究信息不对称和虚假信息对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和对投资者的影响。通过阐述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接着,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了造成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 论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信息披露规范化发展的对策。首先,从信息的运行机制角度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化建设。这一部分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信息披露途径,并通过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软控制和硬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信息的披露。其次,提出了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新思路。再次,完善对信息披露主体及相关主体的管理。这包括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设、中介机构的定位、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体系和对投资者的管理。最后,完善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框架的设计和实施机制的设计,形成“事前立法,依法披露,事后追究”的信息披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