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①当前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不统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做了一些重新构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道德知行不一的基本理论、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对策探讨。第一部分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道德知行不一的基本理论。本部分首先界定了“知”与“行”两个基本概念。本文中的“知”指的是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行”指的是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履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际行动。其次,在道德意义上的知与行的关系上,古代先哲围绕知行先后、难易、分合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当然我们应该坚持的是道德知行统一。最后,本文对“道德知行不一”进行了界定,它指的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也就是人们虽然认同道德要求的合理性,但并不付诸行动或者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高校德育的宗旨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因此认清知行转化的过程非常重要。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一般会经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三个环节并受外在环境的制约。第二部分是对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分析原因。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同集体主义原则,生活中却过于强调自我;认同诚信,实际中诚信缺失问题大量存在;认同应遵守社会公德,实际中却大量存在不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认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实际中却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我们知道,采取何种视野,往往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审视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这一现象,本文主要是从高校德育、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经济学三个视角进行分析的。从高校德育这一基本的角度出发,高校德育的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及高校德育本身是三个基本的维度。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大学生道德需要没有被充分重视、大学生不合理的从众是三个基本的维度;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利益标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道德产品的公共性是三个基本的维度。第三部分是对解决中国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对策进行探讨。首先,对实现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实现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其次,要实现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合力育人的原则以及继承和借鉴相结合的原则。最后,从具体对策来看,要实现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正确认识高校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师德建设;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良好的道德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服务育人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对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原因分析中,本文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考察了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经济学原因,这一视角比较新颖。二是同许多同类文章相比,本文除了强调外因的影响外,更重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转化和大学生道德接受机制的深入分析,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性较强。三是本文运用的材料比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