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与生态脆弱地区呈现出高度耦合性,生态环境恶劣,脱贫难度大,林业扶贫作为国家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加快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资源恢复,改变贫困地区的贫穷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林业扶贫在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如何,采用何种方法对其绩效进行系统评估,以及通过绩效分析如何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提升林业扶贫效率和效果,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林业扶贫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贫困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以及从管理学、系统论等角度论述了扶贫绩效评估的研究基础,并基于对我国林业扶贫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最后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点帮扶的独山县、荔波县、龙胜县和罗城县4个贫困县为例,利用该评估体系对其林业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估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构建了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具体为:确立了“突出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涵盖生态、经济、社会多维效益,客观绩效与感知绩效并重”的评估思路;将评估流程划分为确立评估对象与评估目标、设计评估实施方案、采集和处理数据及相关材料、撰写评估报告、应用和反馈评估结果5个步骤;建立了涵盖贫困县层面林业生态建设绩效、经济发展绩效、社会公共服务绩效三个维度和贫困人口层面客观绩效与感知绩效两个方面的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了Min-max标准化法、熵值法、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等绩效评估方法。(2)通过对4个定点贫困县林业扶贫绩效实证评估,检验了所构建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的适用性,并在评估后发现,4县林业扶贫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扶贫绩效水平仍有待提升,在林业产业带动脱贫、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林业资源价值开发等方面仍需加强。(3)针对4个贫困县的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结果,提出了巩固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加强林业培训与政策宣传、促进贫困群众发展,完善林业扶贫政策、提高林业扶贫绩效等相关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林业扶贫绩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