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区位于西秦岭褶皱带的西段,其地质单元划归为秦岭-祁连山-昆仑山中央造山带,南部以玛曲南坪断裂为界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相邻,为大构造单元的结合地带,对于北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区位于西秦岭褶皱带的西段,其地质单元划归为秦岭-祁连山-昆仑山中央造山带,南部以玛曲南坪断裂为界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相邻,为大构造单元的结合地带,对于北西向断裂成矿研究成为近年来该区域研究构造控矿的主要研究对象。大水金矿虽然已经开采二十余年,但在格尔珂岩体与贡北岩体中间还存在某些地质勘探盲区,其矿体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比较明显,找矿前景较好,而氡气、地气法的出现具有见效快、成本小、环境要求低等优势,较为适合在该研究区进行找矿。隐伏断层的存在为氡气向地表附近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氡气向上运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氡气首先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存在于地下。能够透过地面裂缝或构造裂隙通过团簇效应上升运移到地表附近造成地表附近形成异常高值直接指示隐伏构造,解决有关的地质学问题,因此氡气测量可以广泛应用于断裂构造勘查工作,并且该原理使得氡气勘查在查明隐伏断层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中分析了氡元素异常分布和地气中与氡元素相伴生或相似产出趋势的元素,对3条测线同线共点使用KJD-2000R型瞬时测氡仪和大气采样器分别采集氡气和地气,利用传统地学统计方法对地气中的元素与氡元素进行共生组合的研究以及应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手段:1)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稀有元素(La、Ce、Pr、Nd)重金属元素(Cu、Ba、Zn)与Rn元素均有较好的套和关系,在符合KMO和Bartllet检验时,其相关系数最高可以达到0.8以上;A线前两个矩阵载荷因子累计方差贡献值占到82.865%,B线前两个矩阵载荷因子累计方差贡献值占到84.765%,C线前两个矩阵载荷因子累计方差贡献值占到77.921%;2)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当距离系数大于10时可将九种元素划为三类重金属元素与氡,稀有元素,金元素;当距离系数大于15时可划为两类,氡、金、稀有元素,重金属元素;研究区内9中元素应用分形方法所得异常下限值均高于传统方法下所得异常下限值,使得在异常的划分和分级上更加精确,利用分形方法所得异常下限值后重新圈定元素异常后确定了测线所测得的金矿化异常与断裂构造的关系。研究区内金矿化在测线上呈现为星点状分布,异常总面积约为0.054平方公里,其异常峰值连线方向与预测断裂构造方向大体一致,推测本区构造控矿因素为主要控矿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研究了助交联剂对过氧化物硫化的填充和未填充HNBR的硫化特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助交联剂中活性官能团种类、助交联剂侧链结构等因素对HNBR体系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和
本文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对流水网络图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横道图、单代号网络图和现有流水网络日,都不是流水施工的理想表达方式;经过全面系统研究、首次建立了三维单代号流水网络
采用单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4-氯酚、2,6-二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250×4.6mm i.d.,5μ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
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很长,社会学在当代得到蓬勃的发展。语言学是社会学科的一部分,语言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所以,在语言学研究中借鉴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坚实的
在《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循教材设计思想,结合教材文本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输出为驱动,以阅读为铺垫,以价值观为引领,逐步导入话题,逐层深入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两个都是”、“两力”、“三个允许”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政策和要求,将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提到一个新高度。而晋江市做为福建省非
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Google Android的产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多样性以及移动计算和移动存储能力的增强,导致终端设备存储的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信息接收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于展览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图文实物单纯被动式展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诉求,人们更希望参与其中,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提高观展的兴趣的同时,主动的获取更多信息,如何将参观者由被动变主动,为展示空间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互动体验式展览空间设计是当今信息时代对展示空间设计的新尝试,将体验和互
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其规划与建设状况则是城镇发展的综合反映。当前,城镇的规划模式正面临着现代城市模式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关系重构与统筹发展的
惯用语是现代汉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之一,不论是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汉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想要学好中文就绕不开学习惯用语。以数字开头的惯用语占比很多,而以数字开头的惯用语中又以“一”开头的惯用语为多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惯用语大辞典》中收录的“一”字惯用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较为精细的方面对“一”惯用语进行探析,无论是从其本体角度还是从促进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角度,都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