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互文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旨在揭示中英文学翻译中极具文化内涵的“互文符号”在文化交流中的转换生成关系及其纬度与成因。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名著《浮躁》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充盈着大量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与方言文化特色的“互文符号”,颇具翻译的挑战性。而《浮躁》英译本的译者Goldblatt不仅是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其《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又荣膺美孚文学翻译奖而成为名译经典,自然也就成为翻译研究的首选之一。在以互文理论为指导的《浮躁》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的个案研究中,首先将“互文符号”进行文化分类,然后对所选译例进行详尽的文本“互文符号”处理分析,进而揭示翻译的互文性特征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作进一步的互文理论阐释。
关于翻译的互文性解读,其理论在哈特姆和梅森合著的《语篇与译者》一书中有详尽的论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概念之后,源于符号学的互文性便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最初的互文性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与它所暗涉、引用、改写、借鉴或戏仿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后结构主义学家罗兰·巴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概念,将其延伸到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化内涵和知识结构也被融入到了文本间的相互关系中,这就是所谓的广义互文性。它强调只有把文本中的互文符号(intertextual signal)置于社会文化框架之中,找出相关的互文指涉(intertextual reference),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互文符号。互文性又可分为宏观互文性(macroscopic intertextuality)和微观互文性(microscopic intertextuality),宏观互文性指文本之间体裁、风格的互文关系;而微观互文性指不同文本之间词、词组以及句子之间的互文关系。微观互文性与翻译的这种契合使从互文性角度探讨翻译成为可能。
本研究既着眼于互文性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以实例对翻译过程中如何转换互文指涉进行分析,又将文本语境理论与内、外互文性相联系,论证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不仅要把互文理论当作一种认识论引入翻译理论研究,更要视为一种方法论探求其对翻译实践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