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部分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旅游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然而,目前对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我国暂且不多,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在此,本文在传统生态敏感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引入旅游规划环评的研究和应用中,结合GIS技术从自然保护敏感性和旅游用地限制敏感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将自然保护敏感性分析结果作为限制因子,综合评价规划旅游用地的生态敏感性分布,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不同级别敏感区域的开发强度及开发范围,分析和评价旅游总体规划中各景区、景点及旅游道路、旅游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和可行性,判断各项规划与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布的协调与冲突,为实现旅游规划方案的优化与调整提供支撑。论文以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实例,对旅游规划中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应用进行了详解,以期通过整套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程序、方法及应用的分析和探讨,在完善旅游规划环评方法体系及推动旅游规划环评应用研究的进展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论文共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简单说明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旅游规划环评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应用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了目前对生态敏感性的界定及通用的理论模型,同时结合规划环评的特点,提出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的特点、作用、地位及类型等,并说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程序及技术方法。
第三部分为实践部分,结合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具体阐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应用方法其及对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的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简单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