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仅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保障公平程度和社会保障支出效率的量化性的评价指标。当前,中国各族人民正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也出现了城乡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因而,在经济社会飞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纵观当前国内相关研究,或只是理论方面或基于一个或几个省的实证分析或没有结合经济系统来研究,缺少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深入性。基于此,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加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不仅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也是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体现经济社会的全面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经济运行中,作为一种经济变量,社会保障收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会合理调节经济波动。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体系,涉及各经济成分和各群体间的利益组合,处理好了,有利于维护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借鉴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本文构建了研究的相关理论架构,界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回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成就与问题、特征等,分析了经济发展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宏观政策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起的决定性作用。在分析国内外学者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发展态势,构建了符合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基于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操作性,以2012年为研究时间,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以聚类分析为分析方法,并基于中国省域发展的异质性,对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构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模式。进而,依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不同区域分别设计了社会保障发展对策,一类和二类地区应提高统筹层次和扩大覆盖面;三类地区应正确处理个人账户问题;四类地区应加大政府的财政责任等。在具体说明了中国各区域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策略后,阐明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经济、管理、法律、信息四大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