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最棘手问题之一,其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及其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现代研究认为,缺血性脑损伤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兴奋性中毒、离子稳态破坏、梗死周边去极化、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它呈现一个时间、空间改变的动态过程。依据供应动脉的分布,脑缺血的局部组织分为缺血中心区和缺血边缘区,在缺血中心区脑血流量急剧下降,缺血边缘区的脑血流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离中心区越远脑血流量的降低越不明显。在脑梗死中心区,神经元坏死在数分钟内即可发生;而在缺血半暗带区,因侧枝血管可部分代偿脑血流量的不足,所以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再灌注的时间窗决定了缺血半暗带残存神经元的预后。近年来,在中医络病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毒损脑络”学说,本课题组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细化病理状态下脑组织结构、功能与脑微环境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与脑组织细胞相互作用关系,对吴以岭院士提出的“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的研究”进行展开,本课题以脑微血管为切入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紧紧围绕“孙络-微血管”病变,寻找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与脑微血管物质-能量-信息紊乱的相关性,对恢复受损机体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意义重大。目的1.验证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及形态的影响;2.观察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微血管结构的影响;3.观察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微血管再生促进和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1.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价大鼠PMCAO模型复制成功与否并进行分组;通过另一种行为学方法——步态分析系统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价;2.通过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的方法来评价大鼠脑形态破坏的程度;3.通过常规HE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一般形态结构变化;4.通过酶联免疫(ELISA)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内皮抑素(ES)四种与脑内微血管再生环境相关的蛋白含量变化,揭示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脑内微血管再生的情况;5.观察通心络对以上各环节的影响。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将模型组、通心络组、阳性对照药丁苯酞组动物造模醒后、1d、3d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造模后各组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将模型组、通心络组、阳性对照药丁苯酞组动物按照规定的时间点比较取材前评分与造模醒后评分比值:相对于1d模型组,通心络组的两次评分比值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3d模型组,通心络组的两次评分比值下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果说明,通心络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且3d更显著。2.步态分析系统结果:1)步伐规律性指数: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奔跑时间: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右足着地面积: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无统计学差异;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无统计学差异。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无统计学差异;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TTC染色后,假手术组大鼠脑切片未见白色梗死灶,模型组、通心络组、阳性对照药丁苯酞组三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梗死灶出现。与1d、3d模型组相比,通心络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一般形态观察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灰白质边界基本清楚,皮层区各层细胞分布基本正常,神经细胞形态多样,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1d、3d模型组,缺血中心区发生肿胀、软化,灰质白质分界不清。皮层顶叶和海马区神经元大量丢失,排列紊乱,神经元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如皱缩、深染等,胶质细胞增生,小血管闭塞,周围有组织间液积聚。给予通心络治疗后,梗死灶面积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神经元丢失减少,脑微血管处于开放状态,损伤程度显著降低。5.通过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大鼠急性脑梗死后各组血清和患侧(左侧)脑匀浆中的含量,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血清: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脑匀浆: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血清: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脑匀浆: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血管生成素(Ang-1)结果:血清: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脑匀浆: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4)内皮抑素(ES)结果:血清: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脑匀浆: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急性脑梗死后各组大脑顶叶皮层区各因子的表达情况,1)GFAP结果: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2) VEGF结果: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Ang-1结果:1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给药1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4)ES结果:3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3d后,通心络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和形态明显受损,通心络对其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通心络通过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微血管结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大鼠急性脑梗死后,通心络可能是通过调节与微血管再生环境中促进和抑制因子的变化,改善缺血半暗带侧枝循环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