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认知风格个体的任务转换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转换是执行控制的三个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个体认识到当前的认知定向已经是不合适的,停止当前的认知定向,然后改变为一种新的认知定向,使行为系统与环境的新要求很好地协调起来。任务转换必然含有转换的灵活性和努力克服以往的反应定势,以成就一种新的反应模式。因此,任务转换的研究对于人们探求智力的表现形式及个体差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认知风格包括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念度和方式。有关任务转换的研究已有一些,认知风格的研究也日渐成熟,而对于认知风格与任务转换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尚没有。本研究假设,不同认知风格个体的任务转换可能存在差异,性别、材料等均可能对任务转换的成绩产生影响,并试图对上述假设进行实验验证。   本研究以河南某所中学初二年级的160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具有典型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特点的学生各24名,作为任务转换实验的被试,实验结果如下:   (1)认知风格对任务转换的平均反应时和平均正确率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场依存性个体有较高的平均正确率,却有较小的平均反应时,这可能是由于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作用。   (2)重复任务和转换任务之间平均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的差异证实了转换损失的存在,重复任务的正确率较高,反应时较小,而转换任务的正确率较低,反应时较长,充分说明了转换损失的存在。   (3)被试的性别对重复任务和转换任务的平均正确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重复任务或转换任务的反应时却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男生在完成重复任务或转换任务时,反应时较短,而女生反应时较长。   (4)在重复任务中,材料相同与否对平均反应时和平均J下确率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在转换任务中,材料不同条件下的任务转换平均反应时小于材料相同条件的任务转换平均反应时。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论:转换代价是任务转换的特有现象,是人们在完成需要灵活转换的任务时无法规避的现象。本研究分析认为,认知风格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速度一准确性实现的。材料不同条件下的任务转换平均反应时小于材料相同条件下的任务转换平均反应时,可能是由于同种材料相似干扰效应的结果。
其他文献
现如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教学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体育课程无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体育教育领域中,
人们对面孔的判断对于社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面孔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对于面孔与信任行为关系的研
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实践智慧,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幸福人生需要高校教师具有实践智慧,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呼唤教师具有实践智慧。   高校教师的实践
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的方法之一,是个体理解情绪的重要信息线索,识别情绪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因此对于面部表情加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于面
学习判断是元记忆预见性监测判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个体对当前已经记忆过的学习材料在之后测试中的回忆成绩的预测。良好的监测判断能够为元记忆控制提供依据,帮助学习者更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观点、态度和看法。它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学行动的指南。城市和乡村的教师由于生活在两种不同的地域,对他们学生观的状况进行研究
乐观偏差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乐观偏差是指人们趋向于认为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坏事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期望。对乐观偏差产生的认知机制研究中,代表性的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展创新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开发创造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军事领域是最具竞争性和创造性的领域,为了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与未来战争的挑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