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农户融资难、持续和扩大经营意愿不强等问题却不断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农户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方面存在信贷约束,导致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难以补充和维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意愿。规模种植农户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农业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其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规模种植农户生产规模大、现金流量高的特点使其对于外源性生产经营资金更为依赖。解决好规模种植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问题,其农业生产经营意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亦能够有效盘活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活力。本研究试图从金融素养的角度为解决规模种植农户生产意愿低和融资难问题探索出路。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试图验证提高规模种植农户金融素养水平可以巩固其生产经营意愿、缓解信贷约束问题的假设。首先,本文运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的数据(CHFS2015),将各地对于种植业农户规模的划分标准和睿信研究所《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的观点进行结合,筛选得到中高规模种植农户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次,本文采用Sarma包容合成指数的公理化方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并进行金融素养影响因素分析。再次,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实证部分进行探究,并分别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得分加总法对实证结果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最终,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规模种植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年收入显著影响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第二,金融素养水平对规模种植农户融入生产经营资金意愿、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金额和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融资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第三,金融素养能够提升规模种植农户获得外源性生产经营资金的可能性。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文将瑞信研究所2016年财富报告中的观点引入本文对种植农户规模的界定参考中,丰富了种植农户规模分类方法。其次,本文运用Sarma合成包容指数的公理化方法,从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两个维度构建金融素养测评体系,进而测度规模种植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探究其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第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结合实证模型探索得出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有助于提升规模种植农户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意愿、提高其外源性生产经营资金获得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