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形象建构 ——《泰晤士报》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路径探析

来源 :刘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进行国际传播,在世界信息格局中一方面传递自我声音、表达相关事务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是是建构文化和形象的过程。国家形象本是一个非常模糊和非常复杂的概念,原因在于“国家”本身的复杂性和构成主体的异质性、多元性;形象的塑造并不只在于自己表述,而是在自身塑造、塑造他人和他人塑造的博弈中不断确立并完善的,其建构过程是发展的、辨证的、长期的。但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资本的积聚,世界传媒秩序和国际传播格局相对固化的趋势比较突出,导致“国家形象”的塑造越发被世界范围内实力强大和有传播话语权的国家和地区所垄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软实力的竞争对国际格局和体系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争夺的重要焦点,同时,形象也变成国家的重要资产,关乎国家安全。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案例,通过它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道,来分析国际传播格局中对文化“他者”形象的建构范式或路径。研究以道琼斯新闻数据库作为数据获取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检索关键词,共收集有效数据492个。借助媒介框架理论,从报道内容来源、话语态度、报道类型、主体性设置、主题框架、建构策略和隐喻使用等类目对新闻报道进行考察。本研究借助费尔克劳批判话语分析模型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聚焦《泰晤士报》对“他者”的形象建构路径。通过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泰晤士报》报道内容由微观至宏观的分析,借助技术手段展现其报道特点。尝试以此分析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如何在动态主体的背景下建构“他者”的国家形象,从而在历时性的角度尝试再现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规律,更加深刻把握国际主流媒体的传播规律,以期为当今国际传播格局的突破和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寻求出路。研究发现,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道呈现出以官方信息为基础,将话语建构和立场编织进新闻信息并进行报道的特点,报道大多采用通讯的形式。在建构新闻话语时,《泰晤士报》更多采用结构性隐喻,用其受众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传递具有当地文化色彩和报道态度倾向的丰富意味。对“他者”社会主要事件报道时,《泰晤士报》主要采用冲突框架,通过强调不同主体在报道事件中的责任,向受众传递新闻报道的态度和立场,并通过人情味框架,放大受众的体验。在报道中,《泰晤士报》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绝大多数采用了消极的话语范式。《泰晤士报》对“他者”的形象建构规律是国际社会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结果,在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下,《泰晤士报》也顺流而下,呈现出三个阶段的报道规律:第一阶段为1986年之前,这一阶段报道数量极少;第二阶段为1986年至2010年附近,报道数量上存在波动,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三阶段为2010年左右至今,这一阶段关注度和报道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报道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研究也验证了这样的假设,即,在国际秩序和格局日益变幻的当下,国家的发展轨道和发展程度对国际传播格局构建影响深刻;同时,除了硬实力建设外,话语权建构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竞争,亦对国际关系生态带来深刻的影响。以“他者”的视角看待《泰晤士报》的对我国形象的塑造,是对其话语建构思路和模式的考察,也就是说,《泰晤士报》是在系列政治性报道中从其自身的框架出发建构自我形象的时候完成了对中国的建构;其报道框架和话语范式也为我国国际化媒体的国际表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中国自身形象的塑造带来镜鉴。由此进一步思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首先应当掌握西方话语表达和建构的框架机制基础上,探索一套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和社会性质而又国际化的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同时,从思想高度把握和传播话语范式更新基础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提炼具体而微的议题,从日益发展的信息传播新技术中创造多样有效的平台,将中国故事的讲述融入世界故事表达序列;在这个思维视角下创新话语和观点表达方式、手段、平台,举重若轻,以国际受众喜闻乐见、更容易接触、更感兴趣的方式,阐释大国的立场和观点,塑造国际社会中的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
其他文献
现代化进程或现代性状的逐渐显现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初期的重要主题。无论“现代”二字在晚清民国纷繁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视角下展现出如何多样的色彩,又或是西方冲击主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与我国内生的“现代性”诉求发端间的长久论争,工业文明、机械化大生产与变革观念始终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核心内核。大到影响到国计民生的整个行业、小到长久未进入人们视野的边缘作物,均在近代社会迫切走向现代的
学位
<正> 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有关标准 1.1 国家和行业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是由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连同参与控制、测量、保护和调节等设备以及所有内部的电气和机械的相互连接与结构部件完全组装好的一种组合体。它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列举如
期刊
期刊
青年是历史的继承者,更是社会发展的开拓者。他们在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正确认识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从而充分发挥青年在推动国家发展事业中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和深刻研判国内外发展新形势的前提下,在众多重要场合多次提到青年问题,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位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80年,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概念隐喻的本质就是人类使用更为熟知、更为具体的领域来理解抽象的领域。2004年,Lakoff在他的书中将架构定义为可以构建人们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心理结构,同时又指出概念隐喻中的源域和目标域各为一个架构。隐喻和架构的关系是,隐喻词激活隐喻框架,而隐喻又是由两个框
学位
六卷本《中亚文明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汇集世界中亚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共同撰写出版的鸿篇巨著,这套著作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巨大,是中国学者从事本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中亚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发展规律和社会治理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梳理其主要内容,探究文本所呈现出的内容特点与理论特色,指出该著对中亚研究的学术贡
学位
<正> 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实施智能化步骤 2.1 选择网络视低压配电系统的具体情况,决定构成控制和通信的计算机网络形式,优先选择总线网络。由于目前总线网络形式多样,较为普及的总线系统有Profibus、Modbus和Devicenet等。在我国首选Devi-
期刊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了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并“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强调社会信用对推进我国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当说,诚信或信义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我国法律意义上的诚信或信义制度则属于自英美法借鉴而来的“舶来品”。“信义法律关系”及“信义义务”作为英美法学的重要部分,已有数百年历史,信义关系的范围也已经从传统的信托法律关系
期刊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为日本因明学专家宇井伯寿所著《印度哲学研究》第二卷中的《<遮逻迦本集>中的逻辑学说》一文。文本主要由序、原文和译、注记、后记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原文和译是宇井对《遮逻迦本集》(Caraka-samhita)选段的翻译。该书是一本古老的印度医学文献,原文为梵语。宇井搜集并整理原文后,将其中的逻辑学说译成日语,并在注记中对《遮逻迦本集》所提及的四十四项因明论议原则进行了对比研究,
学位
针对旋挖钻机械设备主泵电机转速控负载突变时转速波动幅度大、响应时间长的问题,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机转速波动与电机转速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电机转速波动抑制算法。本文所提出的前馈补偿算法是通过提取电机转速波动量,经过扰动扭矩观测器预测到引起转速波动的转矩扰动量,并将该扰动量反馈至目标转矩作为补偿,从而抑制转速波动。实车试验证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不牺牲转速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