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ai_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e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以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静脉窦腔闭塞、狭窄,从而引起脑静脉回流受阻继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类疾病的统称,是由于多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脑静脉或静脉窦内血栓形成,导致脑静脉血回流受阻,静脉血瘀滞,造成脑组织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研究发现,CVST发病原因与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CVST发病率相对较低,大约为3-4/100万人,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仅占1%的比例,并且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因此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造成误诊、误治。本研究通过对45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CVST的高危因素、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的特点,提高临床工作中对CVST的诊断、治疗能力。方法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与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6.1至2013.12收治CVST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这45例CVST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资料,总结其发病高危因素、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静脉窦栓塞部位、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结果45例CVST患者,男性18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约为1:1.5,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41±5.13岁。急性起病16例(35.6%),亚急性起病22例(48.9%),慢性起病7例(11.1%)。所有患者中38例(84.4%)存在目前已知的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7例未发现明确的危险因素,其中存在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的14例(31.1%)。病因明确的患者中非感染性占65.8%、感染性占34.2%。45例患者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患者28例占62.2%,以局灶神经症状起病7例,以癫痫发作起病4例,以意识障碍起病3例,以复视、精神异常、肢体瘫痪各1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累及两个以上静脉窦33例,占总例数的73.33%,31例累及上矢状窦(68.89%),24例累及横窦(53.33%),12例累及乙状窦(26.67%),9例累及直窦(20.00%),5例累及窦汇(11.11%),1例累及海绵窦(2.22%)。.45例患者中12例治愈,30例病情好转,3例病情恶化。通过对治疗前后mRS评分的比较,静脉内溶栓治疗组效果优于单纯抗凝组及全身抗凝联合降纤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CVST青壮年发病率较高,起病形式多样,常呈亚急性起病或急性起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非感染性因素在CVST的发病中有较高比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3.头痛为CVST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和临床症状。4.CVST的血栓常为多发性的,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为好发部位。5.CVST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抗凝及抗凝联合降纤治疗。
其他文献
摘要:中专学校的中专生,英语基础差,写作水平更是不尽人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中专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基于输入输出理论,合理设计安排课堂上阅读课的教学,通过阅读课提高中专生的写作水平,以帮助中专学生达到进行一般的英语写作、表达自我、成功交流的目的  关键字:中专生;阅读教学;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41G2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