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姜黄素已被用于预防和治疗许多器官和组织疾病,主要与其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姜黄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抗炎作用已经在多个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UC患者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回肠贮袋炎的预防和治疗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难题。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姜黄素对回肠贮袋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评价姜黄素的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门诊及病房,经内镜和组织学确诊为UC行IPAA术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52例;依据贮袋炎疾病活动指数(pouchitis diseases activity index,PDAI)评分将患者分为贮袋炎A组(PDAI≥7,13例)和非贮袋炎B组(PDAI<7,39例),将A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1组(7例)和干预组A2组(6例),将B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B1组(20例)和干预组B2组(19例);所有患者在纳入前均维持稳定剂量的益生菌口服治疗,并在整个试验观察期间继续维持。试验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的宣教;试验开始时分别予以A2组和B2组患者姜黄素胶囊2g/d口服(500mg×2粒,早晚各一次),A1组和B1组不予特殊处理;在试验开始前和试验8周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行贮袋内窥镜检查并咬取贮袋粘膜组织活检,抽血化验血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留取大便检测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进行炎性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questionnaire,IBDQ)评估生活质量;试验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大便频率、大便性状、便血、便急、腹痛及发热)、不良反应及其他用药情况。试验期间对病情有所加重或不能耐受药物干预的患者及时中止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试验前后对所有患者回肠贮袋PDAI评分、炎性指标、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对于A组患者,试验8周后,A2组临床缓解3/6(50%),临床改善1/6(16.7%);A1组临床缓解0/7,临床改善0/7;A2组PDAI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前显著改善且较A1组显著改善(p<0.05),内镜和组织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A2组内镜表现异常程度较前改善且较A1组显著减轻(p<0.05);A2组大便频率及大便性状评分均较前显著改善且较A1组显著改善(p<0.05),A1组前后无显著变化;A2组ESR、CRP及FC均较前改善且较A1组显著改善(p<0.05),WBC两组无统计学差异,A1组试验后WBC、ESR、CRP及FC较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2组营养状态整体较A1组改善,其中ALB及PAB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IBDQ评分均较前改善,而A2组较A1组有显著优势(p<0.05)。对于B组患者,试验8周后,B2组无贮袋炎发生(0/19),B1组有2例(10%)发生贮袋炎;B2组PDAI、临床症状、内镜和组织学评分均较B1组有显著优势(p<0.05),B1组内镜表现程度较前加重(p<0.05);B2组大便频率及大便性状评分较B1组有显著优势(p<0.05);B2组ESR、CRP及FC均较前显著改善且较B1组有显著优势(p<0.05),B1组炎性指标前后无显著变化;B2组营养状态整体较B1组有优势,以ALB及PAB最为显著(p<0.05);两组IBDQ评分均较前改善,而B2组较B1组显著改善(p<0.05)。整个试验期间,B2组出现3例一过性不良反应,其中2例轻度一过性腹泻,1例轻度一过性脱发。结论:姜黄素干预对改善IPAA术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优势,包括PDAI评分、大便频率及性状、内镜表现异常程度、炎性指标、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非贮袋炎患者,姜黄素干预对预防贮袋炎发生似乎有一定的优势;对于贮袋炎患者,姜黄素干预治疗能有效诱导临床缓解和临床改善;姜黄素整体安全性较好。然而,本试验为首个初步探讨姜黄素在UC行IPAA术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试验样本量较小,给药剂量小,干预时间较短,仍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去证实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回肠贮袋炎中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