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区绿洲胡杨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构型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胡杨根系空间分布及其构型对极端干旱区环境适应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地下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采用根系挖掘法,结合野外根系调查试验,研究不同河道方向胡杨根系空间分布;不同年龄和不同生境胡杨根系构型以及单株胡杨根系空间扩展行为。结果表明:(1)细根对环境的反应最为敏感,在沿河道的方向上,细根水平分布以2.5-3.5m为分界点,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垂直于河道方向上,细根水平分布呈现随环境变化波动的趋势,集中分布在2.5-3.5m和5.5-6.5m两个区域;中根和较粗根在不同水平距离分布相对均匀,且以水平走向为主;而粗大根系靠近树干基部;而沿河道方向和沿河道方向根系水平分布对比发现,垂直河道方向的根系分布占绝对优势。(2)在沿河道方向和垂直于河道方向,细根垂直分布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0~40cm逐渐增加,40~140cm土层范围内,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在40cm处达到最大;中根垂直分布从表层向下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0-40cm;较粗根和粗大根系分布呈现中间土层分布较多,两头分布较少的规律,均集中分布在20~80cm范围内,而粗大根系在表层和深层几乎没有分布。而沿河道方向和垂直河道方向根系垂直分布对比发现,垂直方向各层的根系分布仍占绝对优势。(3)通过对不同生境胡杨根系构型对比发现:在水土条件较差的生境,会形成具有明显主根,侧根不发达的根系构型;在水土条件较好的生境,会形成无独立主根,水平根系很发达的散射网状构型。(4)不同林龄的胡杨根系构型对比表明:由根蘖形成的中龄胡杨没有完成构型重建,主要由左右2条比较明显的横走根组成;老龄胡杨已完成根系构型重建,具有自己完整的根系构型。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一个电力系统而言,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依赖于准确的负荷预测。因此,调度部门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减轻调度员的工作负担,摆脱对个别人员的经验依赖,探索一种更为科学的、程序化的负荷预测方法,对电网的负荷预测的模型、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短期负荷预测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在
断路器的振动信号包含了丰富的机械状态特征量,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获取振动信号,利用信号分析技术及状态识别算法可以实现断路器机械状态识别。由于振动信号的采集具备非入侵式特点,可实现高压隔离问题,并且振动信号在金属器件中的衰减小,使得基于振动信号实现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得到广泛的关注及研究。本文以实验为基础,进行基于振动信号的弹操式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和状态识别的研究。本文选取型号为ZW10-12
在船舶电力推进等低压大电流场合下,逆变器并联能有效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便对逆变器并联带永磁同步电机负载下的环流问题及相关的调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环流问题,分别分析独立母线及公共母线逆变器并联下环流形成的机理,且对环流激励源进行了分类,分别分析了载波同步及移相下环流中的谐波分量类型。独立母线并联运行时,在特定的开关状态下,逆变器不同相之间由于串入直流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