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合金非调质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并且其生产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然而,由于钢种成分的特殊性,凝固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是制约连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对连铸二次冷却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二冷水量与钢的凝固特性不匹配,二次冷却不均匀性等问题,均会引起连铸坯表面以及内部裂纹,最终遗传至轧材。现阶段,关于微合金非调质钢第二相析出以及γ→α相变的研究不足,缺乏基于钢种凝固特性的定制化连铸二次冷
【基金项目】
:
冶金国重自主研发基金; 企业横向课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合金非调质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并且其生产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然而,由于钢种成分的特殊性,凝固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是制约连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对连铸二次冷却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二冷水量与钢的凝固特性不匹配,二次冷却不均匀性等问题,均会引起连铸坯表面以及内部裂纹,最终遗传至轧材。现阶段,关于微合金非调质钢第二相析出以及γ→α相变的研究不足,缺乏基于钢种凝固特性的定制化连铸二次冷却调控机制指导实际生产,并且连铸坯“纵-横”凝固冷却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全面。本文以钢的凝固特性为研究基础,明晰了连铸生产条件下微合金非调质钢第二相析出及固态相变规律,分别提出了符合钢种凝固特性和喷嘴喷淋特性的连铸二次冷却调控策略,为微合金非调质钢的连铸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钢的高温性能涉及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物理性能。首先,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和复合冷却模式对SGO2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冷却速率会恶化钢的整体热塑性,第Ⅲ脆性温度区可由0.5℃/s时的794℃以下扩展至3.0℃/s时的903℃以下。但当温度处于第二相析出和先共析铁素体转变阶段,增大冷却速率可改善钢的热塑性,在奥氏体单相区采用“先强后弱”的复合冷却模式钢的热塑性最好;同样,采用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冷却速率对钢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1.0℃/s之间增大冷却速率,奥氏体分解的热膨胀速率升高,线性膨胀系数和铁素体转变温度降低。铁素体转变量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铁素体体积分数随温度降低呈“S”型增加。针对SGO2钢坯第二相析出及固态相变研究,运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冷却速率对第二相析出和γ→α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二相析出过程会伴随着“浮凸”的出现,主要由于第二相周围元素“贫化区”引起体积膨胀而导致。“浮凸”析出的“激增区”为960~910℃,增加数量约占总数量的78%。最终,确立了“浮凸”数量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N=3462.6+90207.9/(1+e0.084T-78.786)。研究还发现:冷却速率对第二相粒子形貌及分布影响显著,随着冷却速率增大,第二相粒子尺寸和体积分数均减小,并且第二相由晶界处的链状分布向弥散分布过渡。基于上述研究,定义了钉扎力因子σ以表征第二相钉扎晶界的能力,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构建了钉扎力因子预测模型:σ=0.43-0.1/(1+2.76Vc3.48)。针对SG02钢方坯表面以及皮下细小裂纹频发且难以有效控制的难题,运用扫描电镜对裂纹形貌进行了观察,厘清了裂纹的形成机理。此外,建立了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揭示了第二相在铸坯表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二相粒子在连铸过程析出缓慢,在铸坯表层的析出位置位于距铸坯表面中心80 mm以内且距弯月面3.6 m以上,析出“激增区”主要分布在二冷区4段和空冷段。在明晰控制第二相析出的合理冷却速率和温度区间(尤其是“激增区”)的基础上,结合SG02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以强化连铸坯表层微观凝固组织和减少铸坯表面/皮下裂纹为目的,提出了符合钢种凝固特性的二冷区“前段强冷+后段弱冷”的调控新策略和水量配置方案。通过开展工业试验,证实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针对实际生产中喷嘴配置不合理、喷嘴易堵塞导致的连铸坯“纵-横”冷却不均匀性问题,运用自主研发的连铸喷淋测试平台对二冷区喷嘴喷淋特性进行了测试,建立了考虑二冷区喷淋水量分布的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探究了喷淋水覆盖模式对连铸坯“纵-横”冷却不均匀性的影响。针对微合金非调质钢的连铸生产特点,以减小铸坯表面横向温差和控制纵向回温为目的,提出将二冷四段式冷却改为三段式冷却。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冷却后连铸坯“纵-横”冷却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原二冷区3段和4段位置铸坯角部温度由840~739℃升高至906~865℃,避开了热塑性曲线的凹槽区(850~650℃)。针对连铸坯内裂纹缺陷难以在线监测,连铸坯和轧材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分析归纳了影响铸坯内裂纹的各类因素,采集了大量连铸历史生产数据,并采用箱型图、热图、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降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PCA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结合的内裂纹预测模型,并采用试错法对模型网络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模型网络结构为18-(15-8-3)-1,激活函数为logsig,迭代次数2500次时DNN模型的性能最佳。k折交叉验证表明,DNN模型的命中率达91.8%,优于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gular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RELM)、决策树(Decision Tree,DT)等算法,可较好地用于在线监测连铸坯质量。
其他文献
做好接班人培养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课题。20世纪60年代,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毛泽东对培养接班人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与初步探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对于有效应对和化解发展中的风险挑战,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基于此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依托组本教研、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三级教研的开展,使日常教学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为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组本教研以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通过假期教研、每周教研、随机教研等方式开展;学科教研以提升学科质量和教师研究能力为中心,重点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教研、带题授课等学科系列教研活动;跨学科教研以推动学科融合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借助教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钨资源产地,斑岩型钨(钼)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重要钨矿床类型,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对其成矿岩浆起源、成矿物质来源、矿质迁移与富集机理仍存在争议。郎村钨钼矿床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其黑钨矿资源量(WO3资源量1.85万吨,平均品位1.25%)已达到中型规模,是浙西地区钨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区发现多期花岗质侵入岩和多种矿化类型,为研究钨矿的岩浆起源、金属富集机理提供了可能。本论
随着资源开发深度的不断加大,立井穿越地层水文地质条件越加复杂,针对国内外最深冻结井筒高家堡煤矿进风井冻结工程面临的技术经济挑战,确立以现代传感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提出可以提升深立井冻结工程可靠性和理论技术水平的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冻结深度发展为坐标,研究了井筒冻结温度场理论、温度场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以冻结壁交圈、冻结壁成型承载为关键技术控制的深井冻结工程技术理论研
铸件日益大型化、复杂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铸造技术和设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业界普遍采用铸造模拟技术来辅助铸件结构及铸造工艺的优化。在铸造模拟过程中,材料物性参数的设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的准确程度对铸造模拟结果的影响很大。固/液糊状区是铸件凝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特有区域,凝固过程中的潜热释放、溶质分凝、凝固收缩等均在糊状区发生,大部分的铸造缺陷也都在糊状区内产生(比如:缩松、冷隔、热裂
预见控制因其能利用已知的未来信息以改善闭环系统的品质,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该方法已与多种控制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把预见控制与互联系统结合,深入地研究互联系统的预见控制理论.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一、研究离散时间互联系统的预见控制器设计问题.该部分同时考虑目标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未来值均可提前已知的情况.为克服直接设计控制器所带来的计算量庞大的困难,运用分解-集结的方法.先由预见
目的:分析评估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曲美他嗪取得的药学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20-06~2021-06接受诊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研究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入组对象为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以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应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
自2011年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被首次报道出来,MXene瞬间激起了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究其原因,是MXene与石墨烯具有非常相似,却又有截然不同的性质:超高电导率、超强机械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储能、光学、生物成像和生物催化等特性,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及可调控的层结构。MXene作为新型二维材料,已经被证明是一类具有竞争力的高性能生物材料。本论文以Ti3C2Tx MXene
在未来几十年内,高炉炼铁对高品质焦炭的巨大需求将会对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持续供应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中国探明的炼焦煤资源中,主焦煤和肥煤等优质炼焦煤所占比例少于40%。因此,为了防止未来优质焦煤资源的枯竭给焦炭生产带来的困境,有必要开发新的焦化技术,扩大非优质焦煤的使用,减缓优质焦煤消耗。尽管以SCOPE21为代表的快速预热炼焦工艺在工业化应用中因经济性和设备损耗等问题并未得到推广,但快速预热仍然被
在“双碳”背景下,探索和开发更高耐磨性、更长寿命的高性能绿色钢铁产品,实现耐磨钢铁材料迭代升级,对减少因磨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原位自生方法研发的新型TiC增强耐磨钢,虽然相对于同等硬度的传统耐磨钢耐磨性能大幅提升,但由于TiC引入带来的韧性降低和残余应力增加的问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本文以原位自生TiC增强HB400耐磨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