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2—2014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统计时间内该疾病流行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年龄、性别与发病之间的关系,病原体检测结果以及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情况等。方法通过对安徽省CDC等收集的2012~2014年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设计数据库,录入安徽省CDC等部门收集的2012~2014年安徽省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资料,按照目的要求逐一进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总发病数和总发病率:2012~2014年手足口病总发病数为351318人,平均年发病人数117106人,3年总发病率为5.17/千人口。平均年发病率为1.72/千人口。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其次为2012年,2013年最低,基本符合手足口病每2~3年流行一次的规律。2、发病的时间分布:以5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总体趋势是从1月份开始病人数逐渐增多,至5月份达最高峰,后逐渐减少,到9月份又开始增多,至12月份达第二个高峰。3年发病情况略有区别,其中2012年发病数最多的是5月份,次为12月份,最低的是8月份;2013年发病数最多的是4月份,其次12月份,最低的是10月份;2014年发病数最多的是4月份,其次是10月份,最低的是2月份。3、发病的年龄分布:以2~5岁常见,共201481例,占全部病例的57.35%。总体趋势是1岁以内婴儿发病数较低(14158例),至2岁时明显增加(34665例),3岁最多(58942例),到6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4、发病患儿性别构成:在351318例患儿中,男性209561人,占59.65%,女性141757人,占40.35%。男女之比为1.48:1。5、发病的地域分布:皖北地区是我省手足口病疫情的高发区域,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等发病率位居前列,而皖南地区和合肥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比较2年的资料可以看出,2014年我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较2012年上升42192人次,发病率上升6.64‰,疫情上升较快的地市分布不均,以淮北市最明显,而合肥市一直比较稳定于低水平。6、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2012~2014年间我省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病毒和Cox A16病毒引起,血清学检查结果分别占检测病例的55.77%和28.32%,病毒分离结果分别占检测病例的50.45%和35.10%,两者结果相近,共占检测病例的80%以上,其他病毒占8.37%,包括埃柯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7、散居儿童、入托婴幼儿和在校学生发病情况:我省手足口病患儿中,散居儿童、入托婴幼儿和在校学生的构成比分别为30.67%、37.94%和31.35%。8、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我省各地市均有重症病例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构成比和全国各地报告相似,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死亡率为0.29‰,按照从高到低排列,重症病例构成比前三位的是宿州市(3.52%)、亳州市(3.27%)和阜阳市(3.05%);死亡率排列前三位的是亳州市(0.42‰)、阜阳市(0.39‰)和淮北市(0.38‰)。说明皖北地区不但发病率高,且重症病人多,死亡率较高。9、聚集性病例发生情况:2012~2014年间,我省各市均有聚集性病例发生。发生频次与发病率成对应关系,以皖北地区多见,以4~6月份多见。涉及的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发病数的1.33%、1.09%、1.32%。结论2012~2014年间安徽省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呈现高发状态,其中皖北地区发病数高于皖南地区,以5岁以内多见,男性儿童多见,每年有2个流行高峰,分别为5月份和12月份左右,EV71病毒和Cox A-16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