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现状农田水肥利用率不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8,化肥利用率不到30%,大量的水肥流失,因此,开展灌水施肥方式的研究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面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豫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连作为基础,通过管道输水畦灌液施肥方式,设计了长畦条件下(3.5*200m)畦灌与波涌灌两种灌水方式,第三季作物补充了短畦田(3.5*100m)的处理,对比畦灌与波涌灌、长畦与短畦的水氮分布,探究波涌灌在豫北地区的适用性;灌水的同时记录水流推进消退的时间,采用winSRFR模拟灌水过程,率定入渗系数、入渗指数和糙率,探究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发现了畦灌入渗参数同灌水历时的关系。取得的结果与结论如下:
(1)通过模拟搅拌和输水过程,当搅拌时间达到25分钟左右即可使尿素充分溶解。只开一个出水口和同时开两个出水口时的电导率变化不大,说明尿素浓度差别不大。同时开两个出水口时,两个出水口的流量差别不大。故只需保证搅拌时间达到25分钟即可,不需考虑出水口尿素浓度。
(2)经过灌溉施肥,灌后水分分布基本呈现弱变异,硝态氮分布基本呈现中等变异。灌后7天水分分布CV值同灌后2天相比基本不变,硝态氮分布CV值略有下降。连续三季作物,储水效率和储氮效率变化不大,灌水均匀度和施氮均匀度变化也不大,波涌灌在储水效率、储氮效率、灌水均匀度和施氮均匀度几个指标略好,短畦在储水效率、储氮效率和施氮均匀度略优于长畦。整体波涌灌更有利于水氮分布,短畦更有利于水氮分布。
(3)利用winSRFR4.1模拟畦田灌水过程,计算畦田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计算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通过夏玉米-冬小麦共8次灌水试验的验证,整体模拟效果良好。冬小麦灌水速率较夏玉米慢75.43%,入渗系数高63.14%,土壤入渗指数较夏玉米时期平均小25.67%,糙率较夏玉米平均增大8.23%。对于同一季冬小麦,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均逐渐减小,灌水均匀度逐渐增大,灌水质量提高。夏玉米初期土壤密实度高,随着作物的生长,根系及茎对糙率影响较大,导致其灌水量增加,灌水质量略有下降。本试验发现入渗系数与水流推进总历时呈线性关系(R2=0.95),基于此可进行入渗系数的初步推断。
(1)通过模拟搅拌和输水过程,当搅拌时间达到25分钟左右即可使尿素充分溶解。只开一个出水口和同时开两个出水口时的电导率变化不大,说明尿素浓度差别不大。同时开两个出水口时,两个出水口的流量差别不大。故只需保证搅拌时间达到25分钟即可,不需考虑出水口尿素浓度。
(2)经过灌溉施肥,灌后水分分布基本呈现弱变异,硝态氮分布基本呈现中等变异。灌后7天水分分布CV值同灌后2天相比基本不变,硝态氮分布CV值略有下降。连续三季作物,储水效率和储氮效率变化不大,灌水均匀度和施氮均匀度变化也不大,波涌灌在储水效率、储氮效率、灌水均匀度和施氮均匀度几个指标略好,短畦在储水效率、储氮效率和施氮均匀度略优于长畦。整体波涌灌更有利于水氮分布,短畦更有利于水氮分布。
(3)利用winSRFR4.1模拟畦田灌水过程,计算畦田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计算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通过夏玉米-冬小麦共8次灌水试验的验证,整体模拟效果良好。冬小麦灌水速率较夏玉米慢75.43%,入渗系数高63.14%,土壤入渗指数较夏玉米时期平均小25.67%,糙率较夏玉米平均增大8.23%。对于同一季冬小麦,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均逐渐减小,灌水均匀度逐渐增大,灌水质量提高。夏玉米初期土壤密实度高,随着作物的生长,根系及茎对糙率影响较大,导致其灌水量增加,灌水质量略有下降。本试验发现入渗系数与水流推进总历时呈线性关系(R2=0.95),基于此可进行入渗系数的初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