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艺术品大量被复制的“后工业时代”。这一时期,生命主体的意识逐步丧失,西方人开始质疑自我。纳博科夫从现实世界取材,关注焦点由客观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以其近乎癫狂的叙事方式探讨人物内心的真实存在状态。《洛丽塔》出版60多年以来,一直广受欢迎又备受争议,她一度陷入道德、心理、政治、叙事等各种议题的争论中。《洛丽塔》被两度改编为电影:第一部是由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62年在英国拍摄的《洛丽塔》;第二部是由英国导演阿德里安·莱恩于1997年于美国拍摄的《洛丽塔》。两部电影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关系,继而又引发了文学改编电影审美维度的转向。库布里克的电影以黑色幽默著称,他的电影极力讽刺了美国与欧洲的政治格局;莱恩的电影看似忠实原著,实则并未表现原著的精髓,他使电影陷入了恋童癖的“爱情”是否可以被称为真爱的道德谴责中。《洛丽塔》在改编为电影之后,其审美向度由“读”转变为“看”与“听”。电影虽不如小说面面俱到,但却提供了另一种想象的空间。《洛丽塔》的电影颠覆了接受美学中观众的位置,观众其实是受到愚弄的“无意识”集体。无论是对于小说还是对于电影,《洛丽塔》的颠覆性,都使读者与观众对作品存在过度阐释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