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全凭静脉麻醉中,比较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靶控与非靶控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患者36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时间150-180min。通过舒芬太尼给药模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组(实验组);B组,予负荷量舒芬太尼后间断推注给药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排除标准:ASAⅢ-Ⅳ级,肥胖(BMI大于30kg/m2)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阿片类药物滥用史、精神疾病病史、丙泊酚或阿片类药物过敏史。麻醉诱导:两组均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依托咪酯(0.2mg/kg),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设定为1.5 μg/ml,输注时间为6分钟),A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设定为0.5ng/ml),B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5ug/kg。其后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当丙泊酚达到靶浓度时,可视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手术开始后两组同时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设为2ng/ml)。术中根据麻醉深度(BIS在40-60之间)及循环指标调整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2-2.5 μg/ml)。A组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0.2ng/ml),B组分别在气腹前及手术开始后1.5h,根据循环波动情况,推注舒芬太尼0.1-0.2μg/kg。手术结束前30min结束舒芬太尼的靶控输注,20mmin后停止丙泊酚的输注,手术结束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术中液体速度维持在6-8ml/kg/h(晶体液:胶体液=2:1)。监测指标:临床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2)一般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脉搏血样饱和度(SP02)。3)其它指标:术中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早期恢复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VAS及OAA/S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清肾上腺素(EPI)、血清皮质醇(Cortisol)。监测时点:T0:入室基础值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气腹前T4:气腹后1min T5:气腹后1Omin T6:气腹后90min T7:拔管即刻T8:拔管后5min。结果:(1)与B组相比,A组于T6-8时间点,SDP、DBP、MAP、HR显著慢于B组(P<0.05)。(2)与B组相比,A组于术后即刻及术后1h 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3)与B组相比,A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4)与B组比较,A组于T8时点,血清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显著降低(P<0.05)。(5)与T0比较,A组和B组于T2时点SDP、DBP、MAP显著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能够有效地抑制插管反应;靶控舒芬太尼(0.2ng/ml)较间断推注能够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但可延长麻醉苏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