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
  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
  (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
  (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
  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
  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
  (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
  (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
  (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其他文献
提到“红灯记”,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文革”时期的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但其实从沈默君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开始,到现代电视剧《红灯记》的改编等,“红灯记”不仅包括了京剧样板戏《红灯记》,还包括了电影《自有后来人》、哈尔滨京剧院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沪剧《红灯记》、各剧种移植样板戏《红灯记》、现代互联网恶搞“红灯记”等等。“红灯记”系列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内涵,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民间流传的“红灯
本文将从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作为切入点,来对汪曾祺小说的现代性问题进行阐释。这包括意象叙事的源起、意象叙事的主体以及意象叙事的叙事功能建构三个方面。  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意象叙事的缘起或特性。笔者将从从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及其本土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及其现代化的角度,这两个因素的两个进化维度进行考量。一是意象叙事的外源性,即其中包含的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及其本地化的进程,这些为汪曾祺小说
学位
2018年贵州作家肖江虹的中篇小说《傩面》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使得肖江虹成为贵州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纵观肖江虹的小说,死亡始终是其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但对其小说中的死亡叙事还欠缺整体、全面的研究。本文以肖江虹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死亡与民俗、死亡与审美和死亡与存在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目的是对肖江虹的小说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揭示其死亡叙事及审美意义,揭示出作家的时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全文分为
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呈现兴盛之势,形成了以苗族聚居区为主体的作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到1999年之间,贵州苗族作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以上有41位,已出版小说集12部,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180多篇,其中有8部小说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因此,对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贵州籍苗族作家们表现苗族题材
学位
作为宋代主要的诗歌批评样式,诗话之作不仅反映了宋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同时亦保留了大量诗话家对时人的论述。苏轼作为宋代诗坛十分重要的诗人,其豪放豁达、诙谐幽默的人格魅力,不拘一体的诗歌风格成为了宋代诗话中的重点讨论对象。本文以宋诗话为论述视角,力图对宋人诗话中所涉及的苏诗诗法、苏诗风格、苏诗渊源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本文具体分为四章:  第一章探讨宋诗话对苏诗诗法的认识。宋人诗话全面论述并高度肯定了
学位
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
学位
《故事新编》是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最为独特的一部作品。自1936年迄今的八十余年间,《故事新编》研究已经走过漫长的历史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降,伴随西方反讽理论的引介,《故事新编》的阐释获得了全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文以鲁迅的《故事新编》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和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反讽理论,进一步解读小说文本,力图发掘《故事新编》的独特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绪论:通过对《故事新编》研究史的
学位
甲午战争诗词研究,是以创作于甲午战争前后、内容与甲午战争相关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开展的研究。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次重大事件,在中国迈向近代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当时的文学生态与文人心态的转变。在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环境的影响下,记录时事人心的甲午战争诗词就自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也为此后诗词创作的变革提供了经验。  本文以甲午战争词研究为中心,为甲午战争诗词研究的一个部分
《钦定四书文》为乾隆元年(1736)方苞奉敕编选的一部八股文选本,从明迄清,共选入了二百七十一位作家的七百八十三篇八股文;方苞在每篇之后均加评语,对八股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加以评点。作为唯一一部入选《四库全书》的八股文总集,《钦定四书文》保存了庞大而又极富价值的名家八股文,为研究明清八股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钦定四书文》所标示的“清真雅正”的宗旨反映出清廷对科举文风的规范和建设,是理解清代文风建设的
学位
TheGlassMenagerie(《玻璃动物园》)(1945)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的成名作,也是他最优秀的剧作之一。该戏剧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第一部卓越的戏剧,无论在内容或是艺术形式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当代美国戏剧史上一部经典性的著作。它讲述了在大萧条时期,圣路易斯的一个普通家庭如何顽强地逃离严酷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