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苗菜是一类富含营养,口感脆嫩的保健型蔬菜,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芽苗菜种类品种的创新和栽培技术得到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本文对全国21个不同类型甘薯进行薯芽菜感官评价和薯块萌芽性评价,优选出适宜生产薯芽菜的甘薯品种,分别为:福薯7-6、徐薯22和商薯19。以所选三个品种的薯块为材料,探究光照度和光周期双因素处理对薯芽菜的叶色、营养品质、抗氧化性、质构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生产薯芽菜的最优条件。同时,探究营养液和薯块大小对薯芽菜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的营养液和薯块大小,为薯芽菜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三个品种在不同处理下,叶色、营养组分和质构特性变化各有不同。薯芽菜的叶色L*值(明暗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C、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及DPPH清除率极显著负相关。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薯芽菜的DPPH清除率与维生素C、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薯芽菜的硬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和DPPH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性。(2)与黑暗培养下相比,三个品种薯芽菜在不同光照培养条件下的营养品质较好,其中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较高。三个品种薯芽菜在不同光照培养下的营养品质相当,而在SL-2(2250 lux,2 h/d)条件下培养的薯芽菜,其咀嚼性最高,不具备芽菜口感脆嫩的特点。三个品种薯芽菜在WL-2(750 lux,2 h/d)条件下的总产量最高,福薯7-6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36.16 g,徐薯22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52.46 g,商薯19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57.07 g。此时,徐薯22和福薯7-6薯芽菜的叶色较嫩黄,而商薯19薯芽菜叶色呈橘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另外,三个品种薯芽菜的咀嚼性与暗培养下的咀嚼性差异显著,薯芽菜符合芽菜口感鲜嫩的特点。因此,综合薯芽菜的叶色、营养品质和产量情况,筛选出750 lux,2 h/d条件下,更适合生产口感脆嫩、优质高产的薯芽菜。(3)与清水处理下相比,三种不同营养液处理下的薯芽菜均能提前2 d采收。其中1/2MS营养液处理下,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32.83 mg/100 g)和粗蛋白含量12.79 mg/100g)及DPPH清除率(88.95%)最高。1/2生菜营养液处理下,薯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43.67 mg/100g),与1/2MS营养液处理相比,其可溶性糖含量(22.31mg/100g)略低。然而,1/2MS营养液处理下的总产量(291.22 g/kg)比1/2生菜营养液处理下的总产量(349.20 g/kg)低,且其在实际操作中其配置耗时较长。因此,筛选出1/2生菜营养液较适合培养薯芽菜。(4)不同甘薯品种及薯块大小对薯芽菜株重的影响较大,但薯块大小与薯芽菜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利用小于50 g的薯块生产薯芽菜,从而提高小薯块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