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真菌Talaromyces sp.DYM25的筛选鉴定、拮抗性能及其它生物学活性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植物病害也在不断发生,大多数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一种或几种镰刀菌枯萎病,这种病症严重时会致使植物整株死亡,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供给极为不利,为解决这一病害难题,寻找一种绿色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其中,生物防治手段由于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篮状菌属(Talaromyces)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其活性物质普遍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将其当作青霉属来研究,致使Talaromyces的研究开发从2011年才真正开始。本文从西太平洋雅浦海沟水样中筛选到了一株对黄瓜枯萎病致病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具有拮抗能力的真菌DYM25,通过18S r RNA和ITS基因测序将其鉴定为Talaromyces sp.;平板对峙法检测到菌株DYM25会使F.equiseti的菌丝生长异常,盆栽实验结果显示菌株DYM25的发酵液对由F.equiseti引起的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2.9%,是Talaromyces作为由F.equiseti引起的黄瓜枯萎病生防真菌的首次报道;为探究Talaromyces sp.DYM25抑菌物质的种类,利用水饱和正丁醇对菌株DYM25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萃取,生物碱沉淀显色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抑菌物质极有可能为生物碱盐类,为后续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菌株DYM25正丁醇相粗提物的其它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此粗提物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对人工合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粗提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此粗提物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抑制能力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Talaromyces sp.DYM25所具有的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凸显了其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笔者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民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初步"诊断"出学校"民俗+"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即校本课程建设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的教学方式缺乏内在活力等。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寻找对策,明晰下一步的实践方向,以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三农"问题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在乡村振兴这个复合的政策战略体系中,产业兴旺是关键点,三产融合是其主要抓手和根本途径。农村三产融合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思路,为农业增效提供了新办法,可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现。深刻阐述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并对江苏省农村三产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三产融合助力农民收入增长的
目的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诱导的非凋亡性调节性细胞死亡(RCD),可参与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研究报道半胱氨酸缺乏诱导的铁死亡依赖于线粒体,铁死亡的核心调节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N端具有线粒体定位序列,且富马酸盐共价修饰GPX4Cys93可抑制其活性促进铁死亡,提示GPX4功能存在翻译后修饰调控。课题组前期预测和筛查了GPX4存在多个潜在(去)磷酸化位点,但其特定位点磷酸化/去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季节性波动给消落带带来了极大的环境胁迫。如何进行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落带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流域消落带为例,在阐述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策略和技术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持续10余年的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分析了植物物种筛选及种源库建立、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多功能基塘修复、复合林泽修复、多维湿地修复、地形-底
为了研究大豆小热激蛋白相关基因Glyma.07G141700.1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Glyma.07G141700.1植物表达载体。qRT-PCR方法检测Glyma.07G141700.1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及250 mmol/L NaCl胁迫0 h、2 h、6 h、12 h、24 h大豆根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Glyma.07G141700.1在茎中表达量最高,250 mmol/L NaCl胁迫
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并结合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型结果,研究了孟加拉湾两种典型上升流(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及缅甸西部曼昂岛近海上升流)的演变特征及其机理。首先,分析了2013年斯里兰卡南部沿岸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事件的联系。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该海区上升流为1
珊瑚礁是全球最具生产力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约有20%~30%的造礁石珊瑚已经消失。为阐明当前中国近岸造礁石珊瑚的生态现状与脆弱性,本研究系统调查了中国近岸4处典型造礁石珊瑚分布区的造礁石珊瑚生境状况、空间分布、覆盖率、死亡率、白化率、硬珊瑚补充量和物种多样性情况,结合历史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时期造礁石珊瑚的覆盖率、补充量和优势种变化趋势,并进行生态脆
有研究发现,海面上由风引起的表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对海底产生不随着深度指数衰减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产生海底微震,从而产生极低频的海洋环境噪声。本文对全面禁止核试验组织(CTBTO)布设于威克岛北部南部两侧的两组水听器三联体在2017年接收到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面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证明了极低频海洋环境噪声级与风的相关性。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海近岸的海洋哺乳动物。相对于远洋栖息地的鲸豚类,中华白海豚生存于近岸河口地区,更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厦门湾是较发达地区中生态保护相对良好的水域,但人类活动仍然严重威胁着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近年来厦门湾涉海工程建设较多,评估这些工程建设对种群造成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物种保护政策需要种群生态学数据支持。而以往的研究表明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种群状态持续变化,
如今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不断上升,河流上游堤坝的广泛修筑造成全球河口沉积物来源短缺,海岸带侵蚀现象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海滩养护已经成为国内外海岸带防护、旅游管理的常用手段。目前我国人工岛建设对海岸带产生的影响已逐渐显现,一些海岸因为沿岸输运的改变而出现不均匀的侵淤,急需开展整治工作。传统的海滩养护方法难以解决海岸沿岸输砂的问题,而基于沉积物管理的海滩循环养护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人工岛等滨海构筑物建设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