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岩石宏细观压密-损伤机制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胶结岩石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类特殊岩石,具有成岩时间晚、胶结性差等特征,导致该类岩体工程大变形问题、支护困难易失效等灾害频发。弱胶结岩石物理力学行为受应力水平影响极为敏感且破坏机制复杂,是我国西部地区岩土工程问题中普遍面临的基础共性难题,揭示不同应力水平对弱胶结岩石变形、宏细观破坏力学机制,对指导相关工程设计、提高工程灾害预测预报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为依托,开展了粉砂岩单轴压缩、不同围压下三轴单调加载和三轴全应力加卸载试验,结合3D-DIC全场应变分析、声发射-超声波速一体化无损监测、CT三维重构和SEM断口分析等多种宏-微-细观研究手段,研究了单轴压缩下弱胶结岩石的三维非均匀变形和破坏特征、不同围压下岩石压密效应和应变能分配规律、全应力循环加卸载下岩石压密-损伤量化分离表征,明晰了围压、偏应力对弱胶结岩石孔隙、裂隙的作用效应,揭示了围压对弱胶结岩石宏细观破裂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裂隙压密-损伤破裂本构关系。主要成果如下:(1)综合采用3D-DIC、声发射-超声波速一体化监测、CT三维重构、声发射震源反演技术,开展了粉砂岩单轴压缩非均匀变形破坏测试,研究了粉砂岩整体宏观力学行为与特征应力的关系,分析了二维表观非均匀变形场、裂隙场演化规律和分区破坏特征,提出了三维微破裂大-中-小尺度定量划分标准,探讨了不同尺度微破裂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了峰前和峰后阶段主要和次要承力区域的转化机制。(2)通过不同围压下粉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围压对体积扩容应力、弹性模量、泊松比、波速的影响,对比了弱胶结岩石体积扩容特征及泊松比与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差异性,发现了弱胶结岩石具有显著的围压压密效应,研究了围压加载、偏应力加载阶段应变能的存储、积聚特征和峰后能量释放特征,探讨了不同变形阶段内围压对弱胶结岩石能量分配的影响。(3)为了开展了弱胶结岩石压密-损伤分离研究,设计了一套全应力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了围压加卸载、偏应力加卸载过程中超声波速实时响应特征,揭示了不同围压下超声波速演化规律与应力水平的关联性,厘清了三轴压缩下弱胶结岩石的压密-损伤特性,修正了岩石弹性波波速-孔隙度模型并进行了孔隙度反演分析。(4)基于CT三维重构技术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粉砂岩宏观-微细观裂纹分布规律,研究了围压对粉砂岩渐进破坏过程中微裂纹模式和能量释放尺度演化的影响特征,揭示了低围压和高围压下弱胶结岩石宏细观破裂模式,采用SEM技术探讨了自然状态、单轴压缩、低围压和高围压下粉砂岩微细观断口形貌演变规律和围压作用机制。(5)根据等效介质理论建立了岩石裂隙压密系数和裂隙应变比,首次提出了 一种考虑岩石裂隙闭合量和压密效应的裂隙压密度模型,在Kachanov损伤变量的基础上建立了服从Weibull分布的岩石分布损伤度,最终构建了弱胶结岩石裂隙压密-损伤破裂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描述三轴压缩下弱胶结岩石的变形全过程,也能科学地表示各个变形阶段内岩石的压密及损伤特征。
其他文献
隧道开挖过程中,沿隧道轮廓的不均匀应力、隧道轮廓与衬砌间的空隙、摩擦力以及开挖过程等,导致了隧道周边地层产生变形。为此,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详细分析了地面水平(排水和不排水条件)和斜坡下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近似解析解。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表征地层变形和地表载荷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Navier方程的傅里叶分析获得Airy应力函数,进而得到应力解,继而
学位
目的:分析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变化趋势及差异。方法:基于重大慢病国家注册登记研究心衰前瞻性队列连续入选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全国52家医院≥18岁、因急性心衰入院的2 222例患者,均完成入院48 h内及出院1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12(KCCQ-12)调查。纳入患者按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
期刊
“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实际要求,教师应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构建起教学、学习和评价一体化的模式,真正达成由“以学促教”“以评促教”“教、学、评同步发展”主要特征构成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评”一致性也要开拓新的路径,从上述背景出发,文章由精准锚定目标、了解学生需求、实施多元评价三个角度入手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计划。
期刊
边坡危岩体失稳崩塌具有空间位置随机性、时间不确定性及事件突发性等特点,当前的监测方式难以满足危岩体崩塌防控的需求。本文以坠落型边坡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坠落型边坡危岩体稳定系数与一阶固有频率的关联模型,推导了坠落型边坡危岩体一阶固有频率理论解析算法,进一步基于室内实验分析了常时微动条件下一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并将整套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理论分析,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与
学位
低渗致密储层渗透率低、比表面积大,存在大量的纳微米级孔隙。当流体在纳微米级孔隙中流动时,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增强,微观力作用不可忽略,流动表现为靠近固体壁面处流体黏度增大、双电层效应显著以及孔隙内吸附水膜比例增加,这将对孔隙内流体流动规律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纳微米级孔隙内微观力作用对油水两相渗流规律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晰,难以给出其对实际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和准确模拟预测。为此,本论文以纳米尺度力
学位
充分了解岩体结构及质量特性是各类岩体工程安全的前提。传统岩石特性评价主要采用钻孔取芯、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不仅耗时耗力,且难以大规模实施,因此,寻求更科学的岩体特性评价方法是相关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本文以岩土工程钻孔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模拟研究等方法,充分挖掘和对比不同随钻响应指标与岩体特性间的关系,建立基于钻进响应的岩体特性评价方法,为智能钻探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研究工
学位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晶在材料科学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和制备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质的工业级纳米晶无疑是能源、催化、信息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这需要深入了解纳米晶在制备过程中原子尺度下的成核以及生长机制。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特别是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快速发展为揭示纳米晶的成核生长机制提供了可能性。根据原位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围绕过渡金属纳米晶的成核和生
学位
作为高势能人造泥石流风险源,尾矿库一旦发生溃坝,不仅会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会损坏周边的设施设备,引发环境破坏等问题。本文以尾矿库溃坝为核心,运用了证据、机器学习、三维风险矩阵、领结模型、云模型、交互式多准则决策模型等多种方法、模型,对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估与预控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溃坝隐患辨识及演化关系分析研究基于证据,辨识出了 116种溃坝隐患,并建立了隐患清单。
学位
电解水技术是当代解决能源危机的新希望,它由两个重要的半反应—析氧(OER)反应和析氢反应(HER)组成。为了克服制约着OER和HER的高能量势垒,需要高效的新型催化剂。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各种合成方法,设计制备了多种OER和HER催化剂,并对其性能和物理机制进行了探索。1、Cu2O是合成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羟基氧化物的理想模板材料,而后者这类材料具有高效的OER催化性能。我们受Pearson原理的启
学位
致密气是具有较大潜力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致密储层内部发育有纳米和微米级的孔喉,强非均质性使得气水分布情况复杂,流体的渗流规律不再符合达西流动,开采多采用水平井压裂的开发方式,压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流动存在多重介质复杂流动问题,气水流动规律认识不清,难以准确预测含水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两相产能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压力传播规律不明。本文以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为目标区块,通过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