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开始受到西方政治学界重视,并引发了研究热潮,直到今天,还有不少有识之士热衷于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同时,协商民主所倡导的基本精神正悄无声息地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协商民主作为当代民主的一种范式,即是意味着平等、自由、包容,通过协商,能有效地消除差异和分歧,以达致共识,并赋予决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真正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因为它尽可能通过充分且平等的讨论和商议,尽量维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最后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在人类的政治活动中,协商民主因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妥协性,对代议民主是非常良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也使其在西方民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人类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协商民主在乡村基层的发展大有燎原之势。国内不少学者开始进行协商民主本土化的试验,并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他们意识到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基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符合中国渐进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因此有必要更加深入全面探索协商民主与中国基层民主治理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而以此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内亦有学者开始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审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在笔者所阅读的文献中,发现明确提出“乡村协商民主”这一概念的学者很少(郎友兴在其著作中提及过),同时关于这一特殊形态的协商民主形态的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还觉得不够充分,所以试图明确剖析“乡村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并且对其理论和案例进行梳理。因此,本文的基本结构为:第一部分“导论”,对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对于“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入手,概述了“乡村协商民主”的理论来源即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其对中国民主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乡村协商民主”这一概念的内涵,最后点出乡村协商民主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着重从实践入手,介绍了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主要模式、特点,并以成都的村民议事会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其实践的效果和影响;第三章分析了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并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的对策;第四章为结语,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