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是表征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伴随一切事物和活动的始终,包括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以及日常活动。随着人们对信息认识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研究和信息的利用不断加强。在信息带给人们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或者说出现了诸如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只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是伴随信息的产生、传递、利用而一直存在并发生着变化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有其根源。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专业分工的加剧、个人知识和能力的限制、社会经济机制、加上个人综合素质的不同,以及“私有信息”的普遍存在,诸如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材市场不断繁荣。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下,2009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异常的繁荣。2010年的一季度,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具有蓬勃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分割和连带性,国内的建材市场在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材下乡”政策,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建材市场的新一轮发展。在建材市场的背后,应该看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甚至制约着建材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比较多。对建材市场的研究也不乏其人,但大都停留在对建材市场的表面陈述上,深入系统研究的还相对较少。这主要跟行业的性质有关,学者或研究人员跟建材行业的人群相脱离是致使国内外建材市场难以得到充分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极少数的研究中提到了建材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未对建材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以及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合肥市建材市场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和特征;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诸多领域的表现,如信息不对理论在农产品中的表现;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以及行为选择;国内外建材市场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建材市场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有两个重要方面,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重点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消费者的信息决策行为,并给出了消费者信息搜寻模型。第三部分,系统地分析了建材及建材市场的基本理论,对建材的种类划分及建材的用途进行了界定,并对建材市场的组织形式给予了分类,总结了国内建材市场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合肥市建材市场的特点、出现的问题。根据合肥市建材市场参与主体给出了合肥市建材市场的信息模型,并对信息模型中的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改进的合肥市建材市场信息模型。在合肥市建材市场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对信息模型中的业主与建材经销商之间的信息博弈展开分析,并以建材市场的油漆市场为例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进应用。第五部分,针对合肥市建材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合肥市建材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具体对策,提出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建材市场的自行调节相结合。加大合肥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建立合肥市建材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培育合肥市建材信息咨询机构,大力开展道德诚信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改变合肥市建材市场信息资源配置,参加合肥市建材团购会,加大合肥市“建材下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