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多产小说家和诗人。作为小说家,他一生写了十四部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为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他把自己的小说主要分为三类:“传奇和幻想小说”、“机巧和实验小说”和“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给他带来很大成就,备受大多数的批评家青睐。这类小说主要包括:《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林地居民》(1887)、《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作为“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卡斯特桥市长》一直以来倍受关注,其批评角度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比如,从小说的主题思想、创作来源、悲剧性格,乡土文化等等方面来评论小说。但是,很少有人尝试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渗透在文本中的浓烈的民间狂欢化色彩和体现出的“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探究体现在文本中的狂欢化特征,力求为该小说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本论文主要从狂欢化的人物形象、狂欢化的情节和狂欢化的时空体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分析。“前言”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创新意义;同时,介绍了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基本理论,并指出巴赫金的这一理论与《卡斯特桥市长》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初步建立起《卡斯特桥市长》与狂欢化理论的联系。第一章主要分析狂欢化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由狂欢化的国王、小丑、骗子、傻瓜和成对的形象组成。这一系列人物,是由狂欢节庆生活的游艺仪式中转化而来的,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征,负载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小说整体构思和人物形象方面隐含的一种脱冕型结构,体现了狂欢节中那种交替更新精神,从而证实小说故事情节的狂欢化。第三章探讨小说中体现的狂欢化的时空体。哈代利用狂欢化文学中的特殊的狂欢化的时空。在时间上,摆脱了自然历史事件和叙事时间,把众多事件压缩到一瞬间发生,从而充满了狂欢广场的意味。在空间上,把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一些边缘性的场所,比如门口、楼梯、甲板上等,或者广场上,创造出特殊的狂欢场景,使得小说体现出深刻的狂欢化特征。“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简要归纳,明确指出,《卡斯特桥市长》是一部具有狂欢化文学显著特征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