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恩指一方对另一方的感激和亏欠感,并有回报对方的倾向。它可以是因双方名分造成,可以是因一方给予的不期待回报的重要帮助造成的。本文采用语义分析法、归纳法、深度比较法,先对《三国志》中恩和报恩故事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尝试揭示恩与报恩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三国志》中的恩可以分为:①基于先行行为的恩;②基于名分的恩。(2)可以从三个角度区分《三国志》中的报恩类型:①厚报、等报与薄报;②延时报恩与即时报恩;③向施恩者家属报恩与向施恩者本人报恩。(3)基于先行行为的恩的报恩心理机制:①当接受者认为施与者给予的帮助对自己重要,且不图回报的话,接受者会认可恩的存在;②受恩者有延时回报的倾向(除施恩者身处危险,不得不施救回报时),延时回报可以避免当场算清的尴尬,也是为了在内容上丰厚的回报施恩者;③回报在形式上也会避免同于施恩者当初给予的恩惠。(4)基于名分的恩的报恩心理机制:①基于名分的恩以名分为前提,如父母与子女间、君臣间、师徒间的恩,它不需要先行行为的触发;②一旦背弃,代价是受恩者丧失全部社会信用,也有以虚伪的态度来对待基于名分的恩;③当两种基于名分的恩冲突时,如忠孝不能两全,行动上不能两全但心中兼顾两者时,也是被认同赞扬的。④中国人有凡事最终放在某种名分里考虑的倾向。因此,基于先行行为的恩最终会演变成基于名分的恩。本研究对现代社会德育心理的启示是:(1)报恩时遵守公正与适度原则。恩属于“私”的领域,当与“公”遭遇时,不能以私废公。另外,厚报不意味着无上限,报恩要适度。(2)避免恩的俗化。恩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其俗化,恩越来越表面,甚至成为控制他人的工具。(3)从施恩到慈善的过渡。慈善不应该是宣传工具,现代社会的慈善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施恩不图报”。(4)回归恩的本原。无论施恩还是报恩,它们的本原都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