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把唐诗译成英文,使其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欣赏,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翻译界的追求。自十八世纪英国汉学家、诗人詹尼斯第一个把唐诗三百首翻译成英文以来,众多中外翻译家开始致力于在英译中传达唐诗独有的审美神韵,涌现出庞德、韦利、杨宪益夫妇、许渊冲等卓越的译家,留下了一批精美的译作,也使唐诗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最集中的领域。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英国汉学家威亚瑟·韦利把意象视为诗歌的灵魂,因为意象积淀和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国古代著名学者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与象统一、情与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在唐诗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该诗的意象在英语中重组和再现的过程。从意象转译的角度研究唐诗英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以唐诗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演变及其对诗歌翻译的影响,选取有代表性的翻译家进行个案分析,进而提出诗歌意象转译的原则与策略。
本文主要采用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法,全文共由六部分构成。
引言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唐诗英译与意象转译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从语言学途径、文化途径和诗学途径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研究,从翻译学角度研究意象的较少。在少数研究唐诗英译的文章中,也是偏重对唐诗韵律节奏的转译,对于唐诗意象转译的研究严重不足。本文将从翻译的文化因素入手对唐诗英译中的意象转译进行研究。
第一章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对“意象”内涵进行历史性描述之后,着重分析了意象在中西方诗歌创作中的审美作用及表现形式,由此展示西方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诗中意象之间的差异。中国古代诗歌重于抒情,诗人的主观“情感”是诗歌的主线,并且常常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特点是“情景交融”,西方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则着重“客观对应物”,用“物象”表达更为合适。
第二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诗歌意象转译进行研究,分析诗歌意象的可译性及其局限。人类文化审美的共性是翻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诗歌意象可译的基础,但中西语言的文化差异使诗歌意象的转译有一定局限。通过对诗歌意象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审美情感表现,可以看出对诗歌意象的审美差异是构成可译性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翻译过程中对这种审美差异的克服程度决定了诗歌翻译水平的高低。
第三章选取中西方在唐诗英译上颇有成就与影响的三位译者———埃兹拉·庞德、亚瑟·韦利和许渊冲先生的部分代表性译作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研究中西语言文化影响下诗歌意象的差异性,以及意象转译的技巧与局限性。
第四章作者运用翻译的层次理论对诗歌意象的翻译进行研究,提出诗歌意象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按照许均教授的研究,翻译可分为思维、语义和审美三层次,诗歌意象的翻译原则应该同时考虑意义对等和审美功能对等。按照这一功能对等原则,作者提出了意象翻译的策略,即针对不同的诗歌意象来决定是选取源语化翻译还是目的语化翻译,以达到语义对等;将唐诗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时空跨越,影像交错,移情等运用于意象转译中,使其在创作过程中实现审美对等。
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说明意象转译是诗歌翻译的关键问题,亟待翻译理论界深入研究。本文对这项课题作了初步的研究,但限于“意象”概念的历史复杂性和理解的分歧,也限于对中国古代诗歌西译实践分析不够,本课题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