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旅游凭着其独特的文化性、历史性、神秘性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其在所有旅游类型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也愈加快速。在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过快的副作用——品质变低。由于社会的盲目推崇,设计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无法给建设方有说服力的建议,因此有些宗教景区只注意到了“量”的增长而忽略了“质”的变化,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减弱了文化的建设,关注景区的开发建设而疏忽文物的保护。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景区建设问题缺乏冷静思考,令游客与景区间产生了各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然而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质”与“量”之间也并非要逆向生长,在宗教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今天,关注景区空间品质的建设,成为了扭转矛盾的关键点。建设高质量的宗教旅游景区,营造高档次的空间品质,是如今景区建设的第一要务。 文章以大足石刻宗教旅游景区为实证,通过对传统宗教旅游空间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将影响其空间品质的方方面面进行梳理归纳,构筑空间品质与各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宗教旅游空间品质评价标准。并通过此标准对大足石刻现状景区的游线及设施进行了评价和打分,分析研究影响空间品质的主要问题所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旅游功能与宗教文化两个方面出发来研究大足石刻空间品质提档升级方法,通过对游线组织、功能结构、交通、开敞空间以及文化景观等设计方法的研究,达到空间品质提档升级的目的。通过对大足石刻提档升级项目的研究,为类似项目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