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波诡云谲,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对人才的渴盼正日益加剧。作为决定国家未来的第一资源,人才素质也在社会大背景下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发展人的个性,也日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作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理论,无疑对教育实践中充分弘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方面具备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因此,寻求主体性教育的出路,只能从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方面出发,系统探讨关于当代主体性教育的内涵、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在对前人主体性思想吸收借鉴与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对主体性理论的一个基本建构过程。主体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代,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认识上的主体性仅仅是对物的依赖,将人置于客观精神的统治之下。到了近代哲学,主体性才被提到主流层面,不过也大多流于抽象地表述。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正是在借鉴西方主体性思想的前提下,将各方学者的思想批判吸收到自身理论体系中。第二部分与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哲学层面相适应,教育界对于主体性的探讨也无时无刻在进行着。许多学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对主体性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笔者也就此作出个人观点的表述,受教育主体性的建构与走向,应站在学生的主体立场来分析。时代呼唤人作为主体,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现实需要人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作为个体独立存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火炬,应不断寻求主体性的完善,将完整而成熟的个体培养成社会需求的人才。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环节,应试教育的平面化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和主体性过分膨胀等带来的一系列主体性的缺失,使我们逐渐看清教育所培养的人只是模式化的指令性生产流程下一丝不苟地进行生产的“机器人”。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和功利主义驱使,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丧失自主意识和价值判断的精神牢笼。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一个重点,要改革教育的“无人”局面,是教育独立于经济社会之外,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手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指导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营造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和培养其主观能动性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使主体间的师生关系成为主体间教育的集中体现和中心内容,在交互式活动中,充分培育和调动双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将对话与理解、沟通与交融在主体间达到完美展现,并将素质教育之路在深层次的交往过程中演绎得更加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