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体育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特殊形态,它是人们认识和评价体育和体育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体育价值观在个人的社会生活和体育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体育价值观总在人们的思想中,它直接影响着人们体育评价、体育选择和体育行动。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体育教育而言,中学生有没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为了了解世纪之交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现状,探讨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培养问题,本文采用如下的研究过程:一、依据心理学和价值哲学理论,探讨了体育价值观的概念和主要特征:1、主观性2、选择性3、稳定性4、社会历史性5、阶段性6、导向性7、系统性。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二、研制了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把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划分为12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体系构成和特征。结果显示,中学生形成以健身价值取向为核心,多种价值取向相交叉的结构体系。他们对体育价值观的认知程度的排序依次为:健身、群体协调、娱乐、调节心理、交往、培养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益智 、审美 、表现自我、消磨时光 、健身投资等。对初、高中组学生,男、女生体育价值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初中组学生注重体育的自然价值属性,高中组学生更注重体育的社会价值属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价值观越趋于稳定。女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总的得分低于男中学生,审美价值观和表现自我价值观维度男女<WP=4>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审美价值观纬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而在表现自我价值观纬度两者相反。三、分析总结了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体育价值观不确定、不稳定性;2、价值观体系呈现多维性;3、体育价值观的反向选择性;4、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偏少,体育消费行为偏差等特征。论文最后,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机理。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长期孕育的过程,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服从、同化、内化反复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此探讨了加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培养的对策:1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2针对中学生实际的体育价值观开展体育活动,尽可能使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3将学生对体育一时的兴趣,引导向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兴趣方面发展,并上升到体育价值观的更高的层次。4、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作到健身性与育心性、竞争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5、进一步强化中学生隐性体育行为,充分发挥隐性体育行为的驱动、导向、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