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钙钛矿型氧载体用于甲烷化学链干重整制合成气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化学链干气重整(CLDR)通过氧载体的循环能够将CH4定向转化为合成气,并同时活化温室气体CO2,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气产生技术。CLDR关键是氧载体,铁基钙钛矿结构氧载体具有丰富的储量、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较高储氧能力,氧化铈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释氧和载氧能力。因此,本文将氧化铈与铁基钙钛矿型氧载体La0.6Sr0.4FeO3复合用于CLDR中制备合成气,结合XRD、H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探究氧载体微观结构与CLDR反应的内在作用机制,还考察了焙烧温度、Al的掺杂对复合钙钛矿氧载体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以La0.6Sr0.4FeO3为基础,考察了负载铈对La0.6Sr0.4FeO3氧载体结构和CLDR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铈的负载使氧载体形成了Ce4O7(Ce3+和Ce4+共存)和钙钛矿La0.6Sr0.4FeO3共存结构。随着铈负载量的增加,钙钛矿氧载体的晶粒尺寸变大。摩尔比为Ce:Fe=3:7,Ce4O7-La0.6Sr0.4FeO3复合氧载体在10次CH4/CO2氧化还原循环反应后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2.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800-1100℃)对Ce4O7/La0.6Sr0.4FeO3的微观结构和CLDR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焙烧温度对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相组成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改变了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结构参数,进而影响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CLDR反应性能。Ce4O7-La0.6Sr0.4FeO3-1000 ℃氧载体因其晶格氧含量丰富且迁移速率高的优点,在CH4/CO2氧化还原过程中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3.考察了Al的掺入对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微观结构和CLDR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Al掺入后氧化铈不在以Ce4O7形式存在而以Ce O2形式存在,此外形成了钙钛矿型La0.6Sr0.4FexAl1-xO3固溶体结构。而Al的掺杂还影响了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结构参数,并进一步影响复合钙钛矿氧载体的CLDR反应性能。掺Al的摩尔比为Ce:Fe:Al=3:7:2的Ce O2/La0.6Sr0.4FexAl1-xO3氧载体表现出优异的氧迁移能力和良好的甲烷选择性氧化能力。适量掺Al提高了氧载体的抗烧结性能,经十次CH4/CO2氧化还原循环后复合氧载体的结构和反应活性均可保持稳定。
其他文献
二维材料是由单层或几层原子组成的一类层状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物理和光电特性。其独特的结构使二维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光限幅领域,二维材料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很多缺点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如所制备的器件掺杂不均匀,掺杂浓度低以及制备方法复杂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制备了功能化锑烯,氧化锑量子点和碲烯三种纳米材料,并制备了不同的光限幅凝胶玻璃固体器件,探
金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和荧光成像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金纳米材料除了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分散性和尺寸可控等方面的优势外,由于它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可产生局域电磁场增强效应,可以实现表面增强拉曼和荧光的效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简单、表面修饰基团多样,具有比表面积大、毒性较低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等特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药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管道因稳定、安全、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运输。尽管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失效问题不可避免。其中腐蚀是造成管道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管道因腐蚀而在壁面产生质量损失,形成体积型缺陷,这对管道安全服役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对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展开研究对管道的安全性评估和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
目的探讨青春双歧杆菌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常见致病菌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并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双歧杆菌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均予以一次牙周清洁治疗。双歧杆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含服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相关指标、龈沟液(GCF)内双
海洋的深水区勘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可以取得持续突破的关键。我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是重要的深水区油气勘探区块,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而在位于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内,已发现包括LS17-2、LS13-2等多个大型气田,证实了其是一个富生烃凹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意味着陵水凹陷中-深层仍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论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对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的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有些煤层(0~2m)过薄的地区依然发现了低流量的天然气,说明其来源可来自除煤之外的其他烃源。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野外地质、钻井、录井等资料,利用油气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手段,总结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岩石学特征、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生烃模拟实验对本地区煤和暗色泥岩的生烃强度
近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鄂尔多斯南部早古生代处于海相沉积发育部位,早古生代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研究其构造演化和天然气保存条件对古老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对盆地南部构造特征、变形期次及演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收集研究区大量相关资料,充分掌握研究区现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永进地区侏罗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旨在进一步为该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在前期室内岩心观察和取样基础上,主要通过普通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测试等实验,运用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进
鄂尔多斯盆地W油田长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油藏,与常规储层相比,研究区储层孔渗较低、孔隙细小,孔喉结构致密,渗流特征较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渗流机理认识不清、微观孔喉结构与流体动用程度关系不清,渗吸作用对于油藏采收率提高幅度以及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开展多种实验测试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渗流特征系统进行研究,明确研究区储层渗流特征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