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拟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客观地评价附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初步明确其临床适应范围、用法、用量和配伍等因素与安全性的相关性。通过本课题研究,为指导附子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评价有毒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收集安全性相关的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频率)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总结分析病例中附子临床应用的中医证型、用法用量、煎煮方法、配伍、不良反应类型、可能的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共收集病例159例,总就诊次数为361人/次,结果显示在临床使用附子时大多数中医辨证为虚寒证或阴寒证。附子的最小用量为3克,最大用量为40克,最常用的剂量为15克。其中先煎者354人/次,共煎者7人/次。煎煮时间为90分钟的病例较多,为225例。附子与甘草配伍最多,为298人/次,其次为附子配干姜182人/次。117例随访病例中,出现不良事件3例。3例附子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为唇舌发麻、恶心呕吐、心慌心悸,均在服药后30分钟内出现,持续时间短者为3分钟,长者可达6小时。出现不良事件的3例病例中附子的平均剂量为21.23克,最大剂量为30克;114例无不良事件的病例中附子的平均用量为16.14克,最大剂量为40克:两组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34)。出现不良事件的3例病例均为先煎用药,附子煎煮时间为90分钟;且均有与炙甘草、干姜、细辛配伍。附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可能与用量过大、煎煮时间不够、配伍不当、药证不符有关。根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制订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3例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进行因果关系判断,提示1例不良事件肯定与附子相关;2例不良事件可能与附子有关。研究结论因观察病例数及随访病例数少,且仅局限于中药汤剂的观察,故难以从附子的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煎煮时间、用药配伍等方面对附子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已有的病例提示:附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煎药时间不够、附子用量过大、配伍不当、药证不符相关。一方面,可能由于病例资料收集的不全面、不具体、内容欠规范等问题,难以提供科学、客观的临床证据;另一方面,由于中医药体系自身的特点,中药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具有不同于西药的特殊性,因此,目前中药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价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客观依据,影响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大力推动药物流行病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运用,建立和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制订规范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内容,科学、规范地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新方法。为全面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有毒中药安全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