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填墙体因高温引起的系列问题制约了沿空留巷技术在深部卸压开采中的应用,本文为解决这一问题,立足充填墙体的特殊性,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实验室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先后研究了充填墙体高温的原因、高温的演化规律及充填墙体在温度应力及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与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降温技术。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充填墙体高温对回采的影响。致使墙体出现片落及开裂等破坏现象,影响墙体承载能力;恶化工人作业环境,影响工人健康;引发采空区遗煤自燃及瓦斯爆炸。(2)阐述了充填墙体高温的原因。大埋深高地热、大功率采掘装备发热、充填材料水化热及混凝土较差的导热性引起了充填墙体内部的高温,而且高温程度较地面大体积混凝土更为剧烈。水化热测定试验表明CHCT充填材料3d内的放热量高达总放热量的75.2%,远大于普通水泥材料的30%。(3)通过理论推导、实测及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充填墙体高温的演化规律。充填墙体内部在第5d时达到最高温度60.9℃;墙体表面在第2.5d时达到最高温度40.4℃;墙体内外的最大温差出现在第5d,为22.0℃,从第3.5d到第7d温差一直在20.0℃以上。(4)探讨了充填墙体耦合破坏过程及机理。温度应力使充填墙体表面产生温度裂缝。充填墙体滞后工作面受采动应力影响显著,在温度应力及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温度裂缝向墙体深部延深,最终发展成为贯穿裂缝。模拟表明,在温度应力单独作用下,第5d时墙体表面出现温度裂缝。附加采动应力后,裂缝不断延深,当采动应力为16MPa时,墙体发生耦合破坏。因此应控制充填墙体所受采动应力不超过16MPa。(5)提出充填墙体降温技术途径,包括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墙体同步降温技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充分利用矿井降温系统。墙体同步降温技术采用内部埋管通水及表面喷头洒水相配合的方式,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表明该技术在技术及经济方面均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