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黄土明洞卸载结构的垂直土压力特性和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城市用地紧张成为了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瓶颈问题。为满足城市化发展用地的需要,考虑到黄土高原地区山高、沟深,削山、填沟造地成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途径,这将不可避免的对一些既有以及将要新建的公(铁)路明洞进行高回填。目前对于既有及新建明洞,主要通过改变明洞自身设计而使其承受上方高填土的荷载作用,鲜有通过采用降低土压力的卸载措施使结构性能满足要求。对高填黄土明洞卸载结构力学分析及应用措施的研究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进行了高填明洞及其卸载结构的洞顶垂直土压力(以下简称土压力)特性研究,并在兰渝线(兰州-重庆铁路)长寿山隧道工程上做了验证,揭示了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呈非线性变化规律,提出EPS板与土工格栅组合下的高填黄土明洞卸载模式;最后,基于岩土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力学计算模型,进一步推导了有、无边坡影响的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土压力计算方法;并与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及卸载措施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通过对黄土填料及卸载材料EPS板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黄土不同压实系数下的压缩模量、抗剪强度指标以及EPS板压缩特性随密度、厚度的变化规律,为数值模拟及室内外试验参数取值提供依据。(2)通过建立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平面应变数值模型,对不同填土高度下明洞洞顶土压力及土体沉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填土特性、边坡特性、明洞断面特性以及铺设EPS板、土工格栅卸载材料的特性对高填方明洞洞顶土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内外土体沉降差导致明洞洞顶土压力集中系数大于1,其中边坡坡角、边坡摩擦系数、明洞断面形式、明洞槽宽比、两侧填土压缩模量影响最为显著;铺设EPS板、土工格栅的卸载措施将有效减小明洞洞顶土压力;且EPS板厚度、密度对卸载效果影响最大,而格栅刚度、层数的选择取决于EPS板可提供变形量的大小。(3)针对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土压力变化规律,分别开展边坡、土工格栅、变形层形式三方面因素组合下七种工况室内模型试验,并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研究表明,明洞洞顶土压力并不随填土高度呈线性变化;通过设置变形层改变内外土柱沉降差,再结合土工格栅的“提兜”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小作用在明洞洞顶的土压力;且合理的格栅层数、变形层设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土压力卸载率。(4)为了进一步说明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土压力变化规律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依托明洞回填工程,采用两种试验工况,研究了明洞洞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并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研究表明,明洞洞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以及设置变形层与土工格栅组合方式卸载措施的有效性;同时证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填明洞洞顶土压力具有可行性。(5)基于高填黄土明洞洞顶土压力特性,运用岩土力学理论,建立了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有、无边坡影响下的高填明洞及其卸载结构土压力计算公式;并与数值模拟及室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高填黄土明洞及其卸载结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对知识内容的讲解一直就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点,应试教育更是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视为头等大事。实际上,知识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研
近几年,我国掀起了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建设的热潮,新建隧道盾构从上方或下方穿越既有隧道的工程状况越来越普遍。但是,新建隧道上下穿越既有隧道,在地下空间形成多层次多隧道相
专用应急断电平层装置和不间断电源控制的停电应急救援装置。两种装置的结构原理及检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驾驶员的人为风险因素不仅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内在关键原因,而且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深入分析内外风险因素相互作用的
配送网络优化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难题,其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顾客的利益,已成为运筹学、组合优化以及管理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车辆路径问题(VRP)、
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建模。物理模型凭借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深刻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本文对高中物理模型进行分类,明确物理模型辅助教学的步骤,最后进行了
目的:对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该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收率。方法:骨髓血40份,100 ml/份,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每组20份。常规组骨髓与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