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电网脆弱性直接反映了电网结构的稳健程度和持续供电能力,因此亟需提出合理的主动配电网脆弱性评估指标,对其中关键的脆弱元件进行辨识并加以改善。储能装置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电网脆弱环节进行支撑,提高配电网消纳间歇性能源的能力,本文在储能的选址和定容两阶段,均考虑到主动配电网的脆弱性。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电网的复杂网络特征,使用5种攻击策略对脆弱元件进行辨识,使用最大连通域、失负荷百分比、传输效率下降比3种指标来评估网络脆弱性;使用Pajek软件计算网络拓扑参数并对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静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电网结构不均匀导致脆弱性增大,有必要辨识某些对电网脆弱性影响较大的关键节点。(2)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将主动配电网简化,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和储能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改进节点供电效率的基尼系数,用来评价电网结构的均匀性;进一步结合元件重要度,提出了结构脆弱性指标。基于风险理论采用反映负荷损失率、过载率和电压越限风险作为状态脆弱性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3个风险指标的权重。基于结构和状态脆弱性指标构建主动配电网综合脆弱性评估体系,用来评估网络脆弱性和辨识脆弱节点,并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该评估体系的合理性。(3)分析了将脆弱性指标应用到储能选址定容上的可行性,确立了先选址再定容的主动配电网的储能配置方法:先计算各节点脆弱变化量指标,确定储能安装节点范围;然后建立储能配置模型,提出储能的固定投资成本和系统运行费用总和最小的目标函数,把储能对网络综合脆弱性的改善程度加入约束条件。对蝙蝠算法进行改进以求解模型,提出了混合自适应权重和Levy飞行策略的改进蝙蝠算法,在CEC函数集与目标函数上测试的结果和Friedman检验均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在改进的IEEE34节点系统上进行储能配置的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储能配置方法能够改善系统的脆弱性,并降低系统投资运行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