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跳跃能力的比较以及中国林蛙后肢的软骨内骨化发育机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栖动物是生物进化中首次出现四肢的动物。四肢的出现有助于两栖动物在陆地上运动,进而适应陆地生活。不同种属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前后肢长度关系密切:后肢长度相对长于前肢的个体擅长跳跃,而前肢长度长于后肢的个体擅长步行跳跃。跳跃是无尾类动物的一种独特运动方式,有助于个体逃避敌害。因此,无尾类动物的生存状况与其跳跃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然而,关于无尾类动物物种之间跳跃性能比较的研究仍知之甚少。研究发现,跳跃能力依赖于相对后肢长度和相对后肢肌肉重量。此外,后肢-盆骨关节和髂骨-荐椎关节以及荐椎-尾杆骨关节也在跳跃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骨骼是四肢结构框架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附肢骨骼的形成主要通过软骨内骨化过程,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严格调控。在哺乳动物中,这些基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以甲状腺激素(THs)为代表的系统因子、以SRY-box包含基因(Sox)为代表的转录因子以及以成纤维生长因子(FGFs)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为代表的局部分泌因子。本文第一部分比较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gans)幼蛙(Gs46期)的跳跃能力。首先对两个物种各自的平均最大跳跃距离和形态参数进行了测定。其次通过骨骼双色法比较二者的骨化程度,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后肢骨骼切片进行染色观察。第二部分以中国林蛙蝌蚪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林蛙发育过程中跳跃相关结构的变化及其内部分子机制。通过形态学方法测定中国林蛙Gs 40期至Gs 46期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参数变化。选取Gs 40、Gs 42和Gs 46期的中国林蛙进行骨骼双染色实验,以观察骨骼发育程度。并使用H&E和Masson染色法检测发育过程中后肢骨骼切片和甲状腺组织切片的变化。此外,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Gs 40、Gs 42和Gs 46期中国林蛙后肢软骨内骨化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中国林蛙的平均最大跳跃距离大于中华大蟾蜍的平均最大跳跃距离,表明中国林蛙的跳跃能力优于中华大蟾蜍。形态学测量结果分析发现中国林蛙的体长、后肢长和体重等形态指标均高于中华大蟾蜍。骨骼双染色法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的骨化程度高于中华大蟾蜍,其中中国林蛙的尾杆骨已与荐后椎发生融合,呈现完整的棒状结构,而中华大蟾蜍的尾杆骨未与荐后椎发生融合。骨骼切片染色结果表明中国林蛙胫腓骨中的皮质骨融合趋势远远超过中华大蟾蜍。这些结构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跳跃能力的不同,较高的骨骼结构发育水平有利于个体跳跃能力的增强。第二部分:发育过程中的中国林蛙骨骼长度不断增加,骨化程度不断加深。尾杆骨和胫腓骨皮质骨结构在Gs 46期发育及融合程度最高。甲状腺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甲状腺组织的面积及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骨骼发育中不同的THs需求水平相适应。除此之外,骨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分析结果与哺乳动物相似,表明两栖动物软骨内骨化基因的调控方式可能与哺乳动物一致。而骨化相关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后肢的软骨内骨化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强。这些变化可能为中国林蛙的骨骼提供更大的机械强度,增强其运动能力进而为两栖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比较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的平均最大跳跃距离,并运用形态学和组织学等方法研究了跳跃能力相关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骨骼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的跳跃能力优于中华大蟾蜍。中国林蛙良好的跳跃能力离不开自身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尾杆骨、胫腓骨等结构的完整性,且这种完整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此外,后肢骨骼的发育持续受到软骨内骨化相关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表达调控。这些结果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两栖动物跳跃运动的生理机制,也为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及生存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玉竹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干燥根茎,为药食同源物质,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功效,广泛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玉竹资源辽阔,因生境不同使其成分有别,导致疗效差异。现代药学研究显示,玉竹中的四种高异黄烷酮(Ⅰ、Ⅲ、Ⅳ、Ⅴ),在抗癌、抑菌、抗氧化及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生物活性,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在玉竹活性成分
学位
学位
[目的]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又称之为C值,是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是生物的特有属性。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特征与基因组大小息息相关,而影响基因组大小最重要的原因是重复序列含量的差异。因此,重复序列的差异受到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基因组大小与重复序列存在正相关关系。重复序列的差异也会造成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长度的差异,重复序列片段插入与缺失的相对频率是造成基
学位
燃料电池是高效能源转化装置,可缓解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的现状。然而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慢,迫切需要研究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无金属碳催化剂。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金属-有机骨架(MOF)是无金属碳催化剂最合适的自牺牲前体。但Zn2+与含氮配体构筑的MOF衍生的碳材料是微孔主导的,限制了 ORR反应过程的传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以Zn2+与多氮唑羧酸杂环配体合成的Zn-M
学位
荧光纳米材料顾名思义既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质又兼具纳米材料的优点,近年来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多种生物应用。本论文旨在研究荧光纳米材料,充分利用两种典型的荧光纳米材料:荧光配位聚合物和金纳米团簇,分别探究其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首先,通过中心金属离子与聚集诱导发射(AIE)分子之间的配位作用,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以AIE分子为基础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形成能抑制
学位
在生物调节途径中起重要作用的环状RNA(circRNA)在许多物种中广泛存在,它是一种环状结构的RNA分子,没有3’和5’末端,不易被RNA酶降解,通过和微小RNA或小分子蛋白质之间的互作行使生物学功能,如作为微小RNA海绵等,其中部分circRNA序列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如今,已发现越来越多的circRNA具有翻译能力,可以通过翻译产生细胞中的蛋白质,并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中
学位
花是被子植物(Angiospermae)重要的创新性状,丰富多样的花部结构是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传粉媒介的产物,主要体现在花的整体形态(如对称性)和花器官(如类型、数目和发生顺序)上。花瓣是花的演化中最晚出现的器官,其多样性与传粉者之间相互适应。毛茛科(Ranunculaceae)位于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性状,大多类群的花瓣同时具分泌蜜汁的功能,是研究花瓣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重要材料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中青年人群竞争压力的增大,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SCD可能由于室性心律失常即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所导致,在心脏电生理活动中分别对应着出现螺旋波和湍流。目前治疗心律失常和预防SCD常用的方法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
学位
癌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早期筛查并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一种仅由前列腺产生的胞内糖蛋白,是临床筛查和诊断前列腺癌的理想肿瘤标志物。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基于免疫化学的PSA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免疫复合物的高稳定性和电化学方法对PSA检测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已成为检测PSA的有效工具。印刷碳电极(
学位
根系作为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起着吸收营养物质、固着和支撑等重要功能;同时根系对于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根可以形成变态根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研究根发育的分子机理将为作物的性状改良和培育抗逆高产、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根尖分生组织(Root Apical Meristem,RAM)是植物地下部分的来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