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筏整体柱的构建及其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筛选中药中活性成分的传统方法一般先对中药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离,再结合相应的药理试验筛选特定的有效成分。但中药成分复杂,受产地品种因素影响大,造成筛选时间长,且筛选效率低等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膜亲和色谱技术具有特异性识别等特性。生物膜亲和色谱法主要将富含受体、转运蛋白或其他分子的生物膜(如细胞膜等)固定在某一载体上,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及药物分子间作用等研究,具有专一性高、操作过程简单快捷等优点。目前,作为一种分离、分析和纯化的有效方法,其在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筛选与纯化、药物-受体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及质量监控等领域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此基础上,本实验室发展了脂筏亲和色谱技术,其色谱柱将脂筏包裹到活化硅胶表面,制成亲和固定相,利用药物与脂筏受体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等特性来研究流动相中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其缺点在于由于硅胶小球表面特性,脂筏覆盖在硅胶小球表面易引起粘黏,渗透性差,长期使用带来柱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将脂筏采用静态吸附法包裹到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实验上,利用整体柱的孔径大,孔径均匀,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制备新型脂筏整体柱。首先使用去垢剂法及蔗糖梯度法对U251细胞脂筏进行提取分离并表征,然后以5μm硅胶小球为固定相,构建富含TrkA靶点的U251脂筏氨基硅胶柱色谱筛选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整体柱的制备及优化,确定以“一锅法”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作为基质;采用western blot等表征摸索出脂筏整体柱的制备条件;用固相萃取法考察脂筏整体柱筛选TrkA靶点药物,其中,阳性药物吉非替尼,阴性药物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本文成功构建了脂筏杂化整体柱亲和模型并对TrkA底物或抑制剂的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的尝试,为脂筏色谱固定相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第一章综述本章主要对生物膜亲和色谱和整体柱的发展进行概述。首先对拟生物膜色谱,细胞膜色谱,脂筏色谱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并归纳了脂筏上的特殊靶点及其相关作用;阐述了亲和色谱固定相的作用及影响;最后总结了不同种类的整体柱的特性,制备方法及应用,为脂筏整体柱色谱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前期文献调研。第二章脂筏氨基硅胶填充柱色谱模型的构建本章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优化了U251细胞脂筏的提取方法,选用以氨基修饰的硅胶小球作为固定相的脂筏氨基硅胶填充柱色谱模型。首先培养及扩增U251细胞,采用传统去垢剂法及蔗糖密度梯度法提取分离富含TrkA靶点的脂筏。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对脂筏中的特征蛋白进行表征证明脂筏的生物活性。将脂筏包裹到5μm氨基修饰的硅胶小球作为色谱柱的固定相,制备脂筏氨基硅胶填充柱色谱模型。然后以阳性药吉非替尼及阴性药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来考察脂筏色谱的保留特性。结果证明,构建的富含TrkA靶点的脂筏氨基硅胶柱色谱模型可对TrkA抑制剂有明显保留。本章成功构建了U251脂筏氨基硅胶柱筛选模型,为研究脂筏整体柱模型奠定基础。第三章无机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脂筏修饰的条件摸索本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整体柱,将提取的脂筏以静态吸附法包裹到无机整体柱表面,再用吉非替尼药物对无机整体柱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无机硅胶整体柱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进行脂筏与无机整体柱的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无机整体柱能够与脂筏蛋白较好包裹;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无机整体柱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液相色谱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脂筏无机整体柱的柱压比硅胶填充柱低,但重现性较差,难以在线筛选。本章实验证明了实验前期构建的脂筏整体柱色谱模型构建的可行性,也为整体柱基质的选择打下基础。第四章杂化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表征本章采用“一锅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再以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方法确定杂化整体柱的最优制备条件,用于后续脂筏杂化整体柱的研究。单因素实验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制备的杂化整体柱交联性正常,孔径适宜,硬度适中。第五章脂筏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表征本章在前期成功构建的杂化整体柱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吸附法将脂筏包裹到整体柱上,通过western blot等试验确定脂筏包裹整体柱的量,完成脂筏杂化整体柱的制备;采用western blot法确定脂筏杂化整体柱的最佳制备条件,再以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法表征脂筏杂化整体柱,表征结果证明脂筏能够被较好被包裹在杂化整体柱上。第六章脂筏杂化整体柱的初步应用本章将制备好的脂筏杂化整体柱采用固相萃取法对阳性药物吉非替尼及阴性药物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进行初步尝试,将洗脱液进行HPLC测定,色谱结果证明脂筏杂化整体柱能够对吉非替尼有保留,对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无保留行为,说明构建好的脂筏杂化整体柱可应用于活性成分的筛选,为脂筏固定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立足于解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村电网中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研究了三相不平衡对农网配电变压器的影响,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了多种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为提高电网性能提供支持。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分析了农网三相不平衡的起因,总结了农网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并针对性地对姜堰区配变三相不平衡的现状做了具体研究。(2)从三相电路不平衡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出发,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 protein kinase,ATR)作为PIKK家族中的重要蛋白激酶,不仅和基因重组有关,而且在DNA损伤修复通路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由于肿瘤细胞中DNA损伤应答机制存在缺陷,导致肿瘤细胞对ATR依赖性更高,使得抑制ATR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而对健康细胞影响
21世纪,人类社会老龄化逐渐加剧。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层出不穷的信息产品充斥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也必然会对老年人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据了解,获取资讯是老年人互联网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认知能力较弱,所以相较于普通人群,他们对于新闻、资讯类产品的需求较为独特,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新闻、资讯类APP极少有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与需求考虑,这就会给老年人的使用造成
本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定制化、多样化需求的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2017YFD0700101)的支撑下开展工作。针对目前键式逐稿器研制过程中存在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并且分离过程损失率大、含杂率高的现象,以四键四阶键式逐稿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究各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对分离过程开展了EDEM-Recur Dyn协同仿真分析研究,得到较优的结构和运行参数范围;针对协同仿真产生的
交直流混联电网是指采用高压直流输电(HVDC)和交流变、配电的电网,是目前我国能源跨区域转换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元件较多采用可控度高、状态转换灵活的电压源换流器(VSC)。最优潮流(OPF)是电网优化调度的重要方式,在某一静态时间断面上,以保证电网安全性为基础,通过调整潮流分布的形式,同时满足经济性要求。动态最优潮流(DOPF)则考虑多时间断面的关联性,以电压质量、潮流承载力等各种安全约束为前提,对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定位以及航空导航等领域。传统的DOA估计方法通常都是基于噪声服从高斯分布这一假设,然而在实际的无线传播信道中,存在大量强干扰。这些强干扰将带来一些显著偏离标准方差的脉冲,也称为脉冲噪声。若不考虑脉冲噪声的影响,传统DOA估计方法的性能将恶化。为了对抗强干扰,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
近年来,随着交流电机结构和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调速逐渐成为调速驱动系统的主流。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交流调速系统的执行元件之一,以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智能家居、工业生产、高端装备制造以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但是,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等特性,其电机参数易受温度、磁路饱和等干扰,导致电机调速系统无法满足预期性能。为优化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性能,本论
温度变化、部件老化与铁磁颗粒沉积等会导致磁流变减振器力学特性发生实时变化;此外,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响应快慢也对磁流变减振器时滞产生重要的影响。为降低作动器力学特性时变与时滞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工作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与等效替换一阶泰勒级数-LQG的磁流变减振器力学特性及时滞补偿控制器的补偿控制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对该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利用INSTRO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抗生素滥用导致环境通过富集作用最终对人类和生物体造成极大威胁,甚至出现耐药性超级细菌。然而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效率低且对复杂大分子有机物作用微小,高级氧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水污染物降解技术,因其易产生高效且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Bi3.64Mo0.36O6.55是钼酸铋的一种特殊立方相晶体,由特殊的层状结构组成能够有效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新技术的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生产线趋于集成化和精密化,大量敏感负荷的投入使企业负荷对供电质量尤其是电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压暂降问题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为深入研究电压暂降事件产生的机理、常见类型特征以及暂降事件对配电节点的影响程度,本文依托实测数据开展了电压暂降主成因类型辨识及节点受暂降影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