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宇宙万事万物中最珍贵、最复杂、最微妙的现象。然而,如果将生命各种各样复杂的行为进行分解可以看到,当两个利益冲突的生命相遇时,它们之间的行为只有竞争与合作这两种再简单不过的方式。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个体相遇时的竞争方式,强调生命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食物、空间和资源以实现最大生殖成功率进行你死我活斗争。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合度,生命个体必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自然选择学说较好地解释了生物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竞争方式。然而,生物界似乎还存在着利他与合作方式。达尔文曾经观察到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的利他与合作行为,对此他疑惑不解,只得把这类行为看作是自然选择的反例。一个世纪之后,生物学家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证明,利他与合作是细菌、动植物乃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说明社会性昆虫的利他行为,汉密尔顿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并且与亲近程度成正比,即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之间的利他与合作倾向就越强。关系越近,拥有相同基因的概率就越高,利他者给予近亲的帮助、奉献乃至牺牲也就越大。近亲间的利他行为虽然降低了利他者的适合度,却增加了其广义适合度。自然选择会保留那些在世代交替中能最大限度地把自身基因或与自身相同基因传递给后代的个体,即广义适合度最大的个体。汉密尔顿运用Hamilton法则成功解释了社会性昆虫的利他行为及其进化,并给出了亲缘系数的计算方法。道金斯的自私基因理论在基因层次上进一步揭示了亲缘利他行为的进化机制。该理论强调,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无情的自私性,有机体只是基因的载体,是被基因控制的机器。个体的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合作行为方式都是在自私基因的控制之下实现的。个体利他,基因必须利己。近亲之间利他行为之所以能发生,出自于基因自私的“动机”。亲缘选择理论解决了达尔文面临的困境,使人们认识到竞争与合作并不相悖,而是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合作进化是对竞争进化的补充,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