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作为一个跨语言的经典语法范畴一直被广泛地研究。其中句法和语义的研究备受关注。从句法的角度讲,英语虚拟语气由于屈折变化系统严重退化,有时候从形式上就不能区别于祈使语气和陈述语气。然而,英语虚拟语气无论作为一个语法形式还是一个语法意义都是不能被否定的。
就语义而言,虚拟语气也因其在多种用法中的多种意义而闻名。但综观整个英语语法历史,我们几乎找不到对虚拟语气意义的统一解释。本文的重点就是在Johnsearle的?适应方向”理论基础上,大胆尝试解释虚拟语气意义的共同要素一“现实对应话语”情态。对该意义的解释基于如下假设:有两种基本表达方式:第一种表示“现实对应话语”情态,在文中也被称为“实践情态”:另一种表示“话语对应现实”情态,也被称为“理论情态”。虚拟语气和祈使语气属于第一种,陈述语气属于第二种。对虚拟语气语义的分析分为“现在时虚拟语气”和“过去时虚拟语气”两部分。
“现在虚拟语气”和“现在陈述语气”中,在独立句和宾语从句中,对语气的不同选择会产生非常不同的意义,但在条件句中,不同的选择并不会使意义产生很大变化。在假设虚拟语气表示实践情态的基础上,本文从句法环境、交流目的和观点这三个角度分析了现在时虚拟语气。在独立句中,如果听者想获得准确的信息,他就必须明白说话者的话语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宾语从句中,有些动词从句中的语气是固定的,这时语气也就是多余的了;而有些动词是可以选择从句的语气的,这时选择不同的语气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可以表现说话者与主语的不同观点。在条件从句中,情态不是很重要,因为条件句的目的往往是要表现事件之间的关系,而无论事件以何种方式陈述都会实现这一目的。在其他的状语从句中,情态有时很重要。
根据我们的假设,过去时虚拟语气的字面意义是“过去和实践”,它们在一起可以表达两种意义:(1)某事应该在过去执行;(2)某件过去的事要执行,但两者都是在描述过去的事情。另一方面,实践情态本身就是前瞻性的,因此只有当事件发生在不早于说话的时刻,“现实对应话语”的可能性才能成为事实。而这与过去时虚拟语气的意义是矛盾的,因此现实不能对应话语。由此,过去式虚拟语气赋予了“反事实性”和“祝愿”不可实现的意义。这一观点在独立句、名词从句和状语从句中,从交流目的和观点的角度进一步加以说明。
通过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虚拟语气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虚拟语气表示了“现实对应话语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