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封禁牧”政策是我国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环境政策。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策实施后的真实效果究竟如何,却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由于“围封禁牧”政策从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上对传统农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上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纰漏,所以学术界对其各方面的效益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选取内蒙古地区唯一实施全面禁牧的旗——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为“达茂旗”)为研究区域,从研究禁牧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归纳分析政策执行的效果。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的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达茂旗“围封禁牧”实施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政策的实施细则,着重阐述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依据公共政策评价理论对达茂旗“围封禁牧”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对政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第四部分是结合前面的论述对“围封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通过研究表明,达茂旗“围封禁牧”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策宣传、资金投入、生态保护和文化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目标设定之初,没有把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忽略了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笔者以政策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达茂旗“围封禁牧”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进行评析,并认真总结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