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内部资金总是有限的,为保证企业的发展,外部借贷必不可少,融资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融资难问题困扰了我国企业几十年,政府和资本市场为解决此问题付诸较多努力。政府对小微企业实行增值税、所得税的减征、免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财政补贴、15%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部分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书,以刺激中原地区企业的发展等等。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新三板市场;对贫困地区企业IPO、新三板挂牌项目出台即报即审的政策等等。在国家各方面的努力之下,融资难问题有所改善,但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政府管控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完美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内外部融资的成本有显著的差异。导致外部融资成本过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受经济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内外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外部融资的资本成本过高。因此,从会计稳健性和市场化进程两个方面衡量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认清会计稳健性和市场化进程是否会对企业的融资产生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时会如何影响企业的融资。本文的研究目的有: (1)丰富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与融资约束相关的研究文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为我国上市公司解决所面临的融资难现状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3)为政府等机构提供国家治理等方面的理论指引。 三、主要内容与观点: 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思路与内容、研究的方法以及主要贡献与不足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先对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融资约束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后分别对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融资约束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最后对本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部分。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是融资约束以及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分析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融资约束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市场化进程与融资约束,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和融资约束三个方面解释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对WIND数据库中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现状。最后,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四章是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部分。本章以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为依据。首先提出本文的四个主要研究假设,分别为:会计稳健性的提高可以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假设1);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可以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并且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政府治理、金融环境等经济结构发展的越快,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低(假设2);市场化进程替代部分会计稳健性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假设3);最终控制人性质不同,会影响会计稳健性、市场化进程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即会计稳健性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市场化进程替代部分会计稳健性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假设4)。其次,本文介绍了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选取,本文以2008—2014年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共计12,550个,在变量的选取上,本文分别采用KZ指数、C_Score模型以及樊纲的市场化进程指数对融资约束、会计稳健性和市场化进程进行衡量,以资产净利率、营运资本变动率、上市年限、公司性质、公司规模和市账比作为控制变量。接着,列出本文的模型。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本文的假设进行了验证;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八节对融资约束指标选取替代变量进行回归,以证明结论的稳健性;最后对本章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本章第一节根据回归结果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一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并且各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较大,会计稳健性水平逐年下降,亟需提高,各省份的市场化进程有所提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待改善;二是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可以通过提高会计稳健性水平、加快市场化进程予以解决;三是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方,会计稳健性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并没有那么强,部分缓解作用被市场化进程的作用所替代;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市场的法制发展都会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但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市场的法制发展两者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并不明显;五是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大,并且市场化进程替代部分会计稳健性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而对国企的影响并不大。第二节基于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一是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缩小区域之间市场化的差距;二是提高会计稳健性水平;三是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四是加强市场中介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第三节基于本文的研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